002:新空港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2:新空港特刊

距离北京新机场最近的廊坊市,已规划了新空港经济区,高速路网、轨道交通、生活配套及产业引进等加速建设和落地

新空港羽翼“孵化”宜居新城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廊坊市已经规划了新空港经济区,将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综合保税、电子商务等产业。图为北京新机场首次亮相第十六届北京科博会。松凡/东方IC
规划中的北京轻轨L2线,从亦庄一站直达廊坊,用时15分钟。
廊坊的医院、学校、商场等配套将日趋完善。李胜利/东方IC
森林、果园、水库、湿地公园等组成了廊坊的宜居环境。

  2016年开始,新机场的交通配套工程将进入全面建设期。随着交通、产业的落地成熟,新机场对横跨京冀两地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以新机场为核心的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在成型。

  而作为新机场建设区的廊坊,已经根据自身的区位、产业等特色,规划了新空港经济区。在多种交通方式连接纵横的基础上,临空经济区将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综合保税、电子商务等产业,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新的增长极。

  在业内人士看来,廊坊作为河北与北京新机场空间距离最近的一个城市,未来新机场投入运营后,廊坊将承载大批量新机场产业人群及客流,周边生活区域也将共享新机场的高端商业配套,其对廊坊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新机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改变不仅限于交通、配套等硬件水平,更会反映在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方面。多元化产业聚集,不仅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多可能性,也将为居住在新空港周边的居民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

  ■ 链接·新机场进度

  2014年底

  国家发改委对北京新机场进行了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北京新机场。

  2015年

  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2016年

  新机场交通配套建设全面开工。

  2018年

  按照计划要求,新机场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

  2019年

  顺利起飞。

  高速路网

  至少3条高速今明年完工

  北京新机场对辐射区域的改变,首先就体现在交通方面。

  据媒体报道,今年首都机场的交通配套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期。在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新机场有不少高速交通。这其中京台高速北京段的建设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京台高速北京段已经陆续进场开工,预计于2017年完工、开通。

  与此同时,京开高速(大广高速的北京一段)已经进入环评阶段,计划在今年开工改扩建,主辅路均将变成“三上三下”六车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的背景下,连接廊坊、北京大兴、通州多地的密涿高速也将于今年6月动工,2017年12月完工,建成后首都环线通道,即大七环将全部贯通,新空港经济区与环北京地区的交通连接将更为紧密。

  更为重要的是,北京新机场建设将会为沿途区域带来更丰富的高速路网。根据规划,连接北京新机场和城区的新机场高速则位于大广高速与京台高速之间,可以从市区直达机场。另一条新机场的场前联络线,则是连接起京台高速和大广高速。也就是说,上述两条线路将四条路网连接起来,使得新机场周边的交通出行更为便捷。

  “以往回家开车都走京沪高速,高速路基本上就这一条选择,节假日往往拥堵比较严重。以后京台高速北京段开通的话,不仅时间上缩短,也可以根据道路情况有选择地出行。”长期在北京工作的廊坊人孙先生表示。

  轨道交通

  23条线路促进“同城”化

  北京新机场对辐射区域生活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高速路网的改善,更体现在轨道交通方面的加速建设。

  据财经专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介绍,未来整个京津冀地区通过轨道交通,最终将实现同城化效果。

  去年10月,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公开表示,在2030年前,京津冀地区将新建23条、总里程达3400公里的城际铁路线,形成以“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

  马光远表示,该网络一旦建成,以北京为核心的一小时都市圈将会形成。

  而对于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来说,轨道交通更加成为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进一步拉近北京与廊坊之间的距离。

  在地铁方面,新机场线在去年年底已经开工建设,将成为北京最快的地铁线路,最高速度提升到160公里/小时。乘客乘坐新机场线,从北航站楼到草桥需要22分钟,再加上换乘19号线,从新机场乘坐地铁进入二环,总时间约半小时。

  城际铁路方面,去年曝光的京津冀城际铁路网中京霸城际、廊涿城际也有望在新机场设站,而城际联络线(即S6线)也将把新老两个机场联系起来。规划中的北京轻轨L2线,从亦庄一站直达廊坊,用时15分钟,大大缩短双城通勤时间。

  可以想见,未来随着这些轨道交通的开通,居住者可以更为便捷地往来于京廊之间。

  “北京新机场未来不仅是一个空港,更是一个超级交通枢纽。将来京津冀走向全国和国际的全新出发台就在这里,包括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也在这个地方。”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副所长彭剑波表示。

  产业落地

  新空港经济区220平方公里

  在彭剑波看来,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的北京新航城将会融合航空产业、临空产业、服务业、城镇化等多方内容,实现综合发展。在未来的新航城,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走出去、跨境电商等等,实现更大规模、更大程度的产业集聚和业态创新。

  在廊坊市规划的总占地220平方公里的新空港经济区上,目前已经着眼于新机场建设、首都城市功能转移,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综合保税、电子商务等产业。

  同时,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方面已经颇有建树,吸引了包括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京东集团等在内的众多重点产业集群项目。

  除产业对接和引进外,近年来,廊坊在搭建创业平台和引进人才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为吸引更多科技成果来廊坊孵化转化,去年开始廊坊全面启动实施“一十百千万”科技创新行动,形成百家产业集群,新增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入培育万名科技型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目前,全市共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0家,其中省级以上孵化器11家,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各级各类孵化场地达到10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企业和创客团队1000多个。

  在创新人才共享模式方面,廊坊在保留引进人才京津身份的基础上,加大薪酬设计、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吸纳各类智力资源。目前,人口不过400多万的廊坊,已经拥有各类人才4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3万人。仅去年以来,全市就引进京津高端人才6000多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这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航空产业的双重作用下,一个融合航空产业、临空产业、服务业、城镇化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正在逐步落地,将会吸引人口、商业、医疗等涌入。

  公共服务

  对接首都名校名医院

  在北京新航城的发展模式下,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升级成为必然。

  “新机场所在地的原有条件比较原生态。要承载全球化航空枢纽和世界门户的角色,应对客流相关服务需求,相比于交通建设,更需要在基础设施上、公共服务配套等到方面进行大规模提升。”彭剑波认为。

  目前,廊坊方面已经在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方面,瞄准首都教育、文化、医疗等优质资源积极承接转移。

  在教育资源方面,拓宽教育领域合作。廊坊积极与京津高校沟通对接,通过建立分校、分院和合作共建的方式,实现办学增量或整体存量向廊坊转移。同时,廊坊也在协调增加京津高校在廊坊的本科招生规模,与京津建立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京津的劳动力输出与技能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教育基地。

  据了解,目前北京八中、北京五中在廊坊的分校已建成使用,北京印刷学院、北大附属廊坊益田实验学校等教育机构转移或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另一方面,廊坊的医疗卫生合作也在全面展开。据媒体报道,目前,廊坊已签署京津冀毗邻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协同发展等协议,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确定了一批合作项目,医保异地互通、京津两地医院战略联盟等相关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可以预见,未来伴随着京津冀医保互通等机制体制的转变,公共资源将会在三地更为顺畅地流通,更为彻底地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达26.68%

  在今年2月印发的《“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显示,加强区域间生态治理联动成为规划通盘考虑的重要内容。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新空港经济区建设中,廊坊市的生态环境已经具备先发优势。

  经过多年的生态优化,2015年,廊坊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6.68%,五年累计造林164万亩,市区新增绿地113万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5天,同比增加32天,约占全年的50%。这其中,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项目完成论证,潮白河大运河湿地公园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这一组组绿色数字成为廊坊对外招商引资的响亮“名片”。

  针对生态建设,廊坊市市长冯韶慧曾公开表示,2016年,廊坊将强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环境执法“四大攻坚战”,有效提升生态质量,为融入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保障。

  “十三五”期间,廊坊将坚守生态底线,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强力治理大气污染,持续推进造林绿化,狠抓生态环境修复,高效节约利用资源,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72%,重点河流水质、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要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

  ■ 观察

  新空港宜居新城初露端倪

  伴随着北京新航城逐步崛起,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生活配套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占据资源优势的空港宜居新城已经初露端倪。

  在廊坊市西北部,总用地面积41.35平方公里的万庄生态城,规划为未来临空经济区中以居住、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的新型城镇组团,建立旅游、商务办公、教育科研等功能型的混合公建区,定位为承接首都职能疏解示范新城和国际化生态智能宜居新城。

  高速、公园、产业俱全

  在万庄生态城,14000亩的原生态梨园、广阳水库、天堂河景观带、人工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的建设将为居住者提供优质的宜居环境。

  目前,该区域已有京沪高速和廊涿高速可便捷连接北京和河北多地。未来,随着京台高速北京段、密涿高速的开通,居住于此的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享受到新空港经济区带来的交通利好。同时,规划中的廊涿城际或将在万庄附近设站,并在新机场地下车站换乘机场快轨。规划中的4号线延长线、北京轻轨L2线将大大缩短双城通勤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在廊坊市西北部已经有一大批产业相继进驻。在石油综合服务区已有中国石油、华北石油进驻。在廊坊科技谷,目前已有签约入驻企业30多家,其中中科院企业15家。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华为等已入驻,产业配套已经启动。

  随着产业和人口的进入,区域里的医院、学校、商超等一系列商业配套也日趋完善。

  增值潜力备受市场关注

  众所周知,在首都机场辐射区,凭借交通和环境优势,沿温榆河形成北京第一个高端别墅区——中央别墅区。该区域云集北京数量最多、顶级的国际教育和国际医疗资源,区域内商品住宅的整体成交均价,相比10年前涨幅高达230%。

  而眼下,廊坊新空港经济区的增值潜力更受到市场关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副所长彭剑波认为,新空港对周边产业和就业的推升,必然会推升周边的土地价值。

  在此背景下,目前已有孔雀城等品牌房企进驻区域,深挖区域的价值潜力。伴随着孔雀城宜居小镇等居住模式的建设完成,一座融合产业、居住的空港新城也将加速呈现。

  在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等专家学者看来,交通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全球化。居住在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人们,能够通过便捷的航空运输,得到全球化的消费体验和多元文化,极大地促进和改变居住者的生活状态。

  B特02-B特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王洋

  B特02-B特03版摄影(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