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经济新闻·纵深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经济新闻·纵深

美味七七倒闭 被指拖欠货款数千万

为今年生鲜电商倒闭第一案;员工指高管私设公司套现,高管否认;业内称生鲜电商倒闭潮开始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4月7日,一纸清算公告开始在美味七七数百名员工间流传。这家知名生鲜电商死在了C轮融资前夕。美味七七也成为2012年生鲜电商重掀热度后,首家倒闭的重资产模式生鲜电商。

  美味七七曾是亚马逊在华投资的第一家生鲜电商,B轮融资达2000万美元,接连启动了自建冷链物流、加工中心等重资产运营模式。但在未构建起盈利模式、缺乏资本输血的前提下,美味七七还是没能逃过“断奶就死”的魔咒。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美味七七在猝然倒下时暴露出诸多内部管理问题,其高层指责亚马逊与成为资本两大股东因利益内斗未能如约提供资金,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其多名员工则爆料,公司高层私设个人公司,与主体公司发起关联交易套现,甚至在倒闭前将供应商货款连夜转移到个人公司名下。

  事件

  美味七七

  被指拖欠千万货款及工资

  “鉴于公司目前运作出现严重困难,没有资金支付包括员工2016年3月份薪资和社保在内的所有债款,现决定与全部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在多名美味七七员工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这一书面材料中,美味七七特别强调已成立清算委员会,如符合破产条件将依法申请破产。

  “业务一直在正常运转,突然中午的时候一个电话通知去公司,直接说破产了。”一位美味七七的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按照正常流程是每月10日发放薪水,这则提前3天发布的公告则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现在全公司近200名员工的工资都没有着落,连人事手上也没有公章,退工单都没办法开出来,已经影响到社保、公积金的续缴。”

  另一员工则告诉新京报记者,就在宣布清算后,包括首席执行官宓平在内的一众公司高管至今未现身,目前公司员工已准备向政府部门发起劳动仲裁来集体维权。

  美味七七的突然倒闭,还波及了上游供应商。一位海鲜产品供应商告诉新京报记者,他被美味七七拖欠了8万元的货款,而就在清算公告发布前几天,美味七七采购人员还在下单要货。数位供应商还称,从2015年9月到10月的款项一直没有结清,“美味七七可能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财务危机了”。

  一位美味七七的采购部门主管向新京报记者核算,目前公司仅水果品类的业务拖欠的供应商货款在400万元左右,加上水产品、粮油等类目及员工薪资,“保守估计欠款达数千万元。”

  追踪

  员工揭发高管私设公司转移资产

  4月8日,美味七七副总裁郑洛杰在回复新京报记者的短信中,指责亚马逊与成为资本两大股东在美味七七准备C轮融资时,因为利益争斗导致公司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亚马逊4月11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作为少数股权股东注资上海美味七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亚马逊不参与美味七七的管理及日常运营。”

  此外,美味七七员工却认为公司歇业另有其因。多位员工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其公司高管设立私人公司,并以各种关联交易的形式,自2016年初起转移公司账款、调拨仓库货物,并提供了多份证据材料。

  其中,一家关键公司被指向上海均洛商贸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15年12月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法定代表人及股东均为潘新海。

  “从3月底开始,美味七七B2B业务部的销售回款,就开始直接进入均洛商贸。”美味七七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均洛商贸实际持有人为美味七七副总裁郑洛杰,后者在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并管理面向企业、餐饮采购的B2B业务板块。“我曾就此事向高层反映多次,但没有下文。”

  对此,美味七七副总裁郑洛杰表示,员工指称的“转移上千万资金”纯属谣言,“如果我们有这么多的资产,就不至于让美味七七破产,毕竟品牌价值还要远远高出这个金额。”同时,他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正在积极与愿接盘美味七七的企业协商,寻求并购的可能性。

  然而,一位员工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聘用合同则显示,自2015年8月起,潘新海与上海美味七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被聘用为总经理助理,为期3年,但据数位美味七七主管回忆,公司的B2B业务一直是由财务总监郑洛杰负责,“从未见过潘新海这一员工”。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2016年4月4日,均洛商贸成立“菜大大配送”食品电商平台,但其平台使用图片几乎均带有“美味七七”水印,且域名也显示为“美味七七企业直采”。一位负责货物调拨的中层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从今年2月份开始,在没有任何调拨单或书面通知的前提下,美味七七仓库中的货物被逐渐转移到均洛商贸公司。

  探因

  死于重资产烧钱模式

  作为国内最早进军生鲜电商的规模化公司,美味七七之前的道路可谓顺畅。其前身为泰国正大集团于2011年创立的生鲜B2C网站“正大天地”,后在2013年更名为“美味七七”,并在2014年获得亚马逊2000万美元投资。携带这两大光环,美味七七很快发展成为5000多个品类、自建全程冷链的规模化生鲜电商平台,并且成为亚马逊生鲜业务的首批合作伙伴。

  “死在了重资产投资上。”美味七七曾经的战略合作供应商、国联水产一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曾在一年前对美味七七进行调研,发现风险过高便暂停合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拿到亚马逊投资后的一年多里,美味七七在上海建立自有中央仓储和冷链配送体系,中央仓储达1万多平方米,并建有30个中转仓,开启了“一日三送”服务,甚至接连在线下开设实体店铺,开发了3处总面积逾万亩的农场基地。

  野蛮扩张后问题接踵而至,美味七七一位员工爆料,“大规模投建线下店,但物流跟仓储设备又跟不上,品控与质量开始直线下降,产生大量投诉不说,就连员工自己买到的水果有时候都是腐烂状态。”

  据了解,美味七七高峰期订单为8000-10000单/天,但在规模化扩张后很快下降了40%以上,维持在5000单/天左右,且毛利率持续为负数。按照美味七七5000多个商品品类来看,相当于一天仅售出一个品类,这个销售数量显然已经无法赢回前期的巨大投资。

  趋势

  生鲜电商行业寒流来袭

  事实上,重资产运营模式也是大多数规模化生鲜电商自认为的优势所在。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以天天果园、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均采取自建仓储物流,甚至投资布局上游农业种植生产环节,仅在仓储冷链环节平均每家投入资金在1亿元以上。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易果生鲜均完成了C-D轮融资,金额在1亿-2亿美元。但在业内看来,美味七七在迟迟未能盈利与融资不畅的情况下,重资产模式反而成了其致命要害。

  “这波倒闭潮才刚刚开始。”一位知名生鲜电商高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B2C生鲜电商一直依赖资本输血,需要非常庞大的现金流,但从2016年融资趋势来看,资本也逐渐回归理性,更青睐那些形成用户规模和流量优势的平台,“可以说目前寡头竞争已经形成,那些未能构建起自有优势的垂直生鲜电商,将会批量死亡。”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院杨达卿认为,生鲜电商要在前端构建起足够庞大稳定的消费数据和生鲜供应,否则很容易被全线投资拖垮。“目前消费端的订单愈加向天猫、京东等巨头平台倾斜,缺乏规模流量支撑的生鲜电商是步死棋。生鲜电商应该收缩品类,向专品类生鲜重攻,或者整合资源向供应链上游进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