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观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观察

谁更有能力掌控人类知识的脉络?(1)

知识产权时代,数据库对学术自主性和公共资源的倾轧

2016年04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文/胡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不是每个老司机都看得起论文!”这是近来学术圈的一句流行语,源于一则“连北大都买不起知网了”的新闻。

  原来,最近学术圈炒得沸沸扬扬的一件大事是:中国知网订阅费逐年猛涨、北大等几所高校图书馆无奈暂停续订,正在和知网进行交涉。这一事件除了在学术圈掀起风波外,也震惊了公众--连最高学府都支付不起学术数据库了,当今的学术数据库到底有多么“傲慢”?

  实际上,高校与学术数据库此类纠纷不是第一次出现。商业化学术数据库逐年提价的行为由来已久,也广受诟病,国内一些大学图书馆甚至组成了价格谈判联盟,试图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阻止学术数据库服务商的涨价行为,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大众媒体隐含的倾向性意见是,商业数据库服务商的“垄断性”和“逐利性”是导致这一现象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批评商业学术数据库不断提价之外,我们更应当思考的是,这些数据库为何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涨价,甚至成为垄断性的学术资源平台?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平台开始成为影响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这种影响既体现在它背后的量化学术评价体系,也体现在通过大数据来绘制知识图谱的尝试。价格的纠纷不过是新利益相关者与传统教育和学术界碰撞的一个缩影,而此中更值得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是:在信息时代,数据库究竟对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对此现象,我们能做哪些应对之策让学术资源更自由更开放?

  在数据库面前

  大学丧失主导权,作者利益被窃取

  北大和知网的谈判结果仍未可知,我们不妨先看看大学图书馆和数据库的价格谈判中谁占优势。

  购买数据库是大学图书馆对教育经费合理使用的重要预算之一,几乎可以说必须购买,这相当于在价格谈判中把底牌提前亮给了对手。图书馆不会像企业那样在精确核算的基础上参与谈判,即使数据库价格逐年攀升,只要仍在经费预算以内,大多数图书馆还是会接受数据库开出的一揽子协议。

  国家的学术管理政策与机制也推动了大学对数据库的需求。例如国家在各类学科建设评比中对SSCI和SCI论文的强调,使得购买国外英文数据库便直接关系到一个大学的官方声望和各类荣誉。再比如对社会科学研究规范化和引证率的强调,都催生出对一个相对客观的数字统计平台的需求,这一需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由传统学术组织来满足。随之而来的量化考核等管理机制都可以无缝切换到数据库上面,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正在逐渐丧失其自主性和主导权。

  我们也可以说,传统学术组织无法按照市场机制对拟购买数据库客观估价并有效参与谈判,此外还要遵守国家对学术管理的政策规定,这些都帮助商业学术数据库攻城拔寨,成为无法摆脱的中间人。

  我们再倒推一下涨价的原因,来看看数据库和期刊编辑部的采购谈判中谁更占据优势地位?“核心期刊”体制的存在和边际上的动态调整使得少数杂志(及其背后的学术组织)获得巨大的寻租空间,它们在谈判中享有较高的自主权,数据库服务商为获得 “独家资源”需要向它们支付价格不菲的使用费,并将部分成本分摊到议价能力较弱的普通期刊和图书馆身上,这也是导致数据库价格连年上涨的因素之一。普通期刊的授权使用费甚至无法涵盖其向作者支付的稿费。

  尽管水涨船高,期刊编辑部在缓慢地提升面向作者的服务(如提高稿费、举办活动加强联系、提供单行本等),但学术论文仍然无法像其他出版物一样通过市场定价。很多科研人员也并不指望通过发表本身从编辑部获得金钱收益,而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同行阅读,获得声誉和心理满足感。这种需求和数据库试图为数字作品定价的尝试格格不入,以至于数据库向编辑部施压的时候,价格谈判本身对作者科研影响不大,也没有集体发声。

  结合前面的分析,这也意味着,非商业化的劳动成果通过数字化形态的转换进入市场领域,获得了增值,但增值的主要部分成为少数核心期刊和数据库厂商的利润,作者仍然无法从中获得可见收益。换句话说,学术研究作品的商业化过程嵌套在一个非商业化的学术生产机制上,大部分编辑部和普通作者贡献出低成本的劳动,却不能获得劳动的增量部分。

  学术成果的商业化VS生产机制的非商业化:

  作为公共资源的学术研究被商业数据库倾轧

  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学术资源能够在一个学术公共领域生产和自由流通,允许研究者从中获取养分,开展更多的研究、并将其成果回馈学术共同体。学术传统和脉络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形成,通过教育和阅读加以传承。

  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得到进一步实现,便利研究和创作的流通,甚至扩大了学术公共领域的范围。然而,相伴而生的风险是,数字化的学术资源开始受控于少数垄断性平台。数据库服务商表面上看帮助传统的纸质杂志快速数字化,有助于形成一个公共资源池(commons)。但是,这一公共资源池实际上以商业化手段形成,并在获取数字化学术资源时,使传统学术组织反过来依赖于数据库——松散的教育机构与学术组织很难对抗统一的数据库平台。

  有意思的是,互联网也加强了学术数据库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公共资源池,虽然有些存在的合法性存在疑问,另一些则是维系传统学术公共领域的努力,它们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学术资源生态圈。

  像百度这样的公司也在进军学术文献服务领域,“百度学术”不仅通过搜索引擎技术抓取散落在各个网站的学术研究成果,也试图通过用户自愿贡献分享的机制打造按照互联网模式运作的学术数据库。这种模式目前无法和传统数据库竞争,也尚未进入大学视野,但它试图向所有网民(而非仅仅是在校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服务,和收费的数据库服务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模式面临着严重的版权问题(但也会使用“避风港”原则自保),同时通过用户协议试图获取这些期刊论文电子版的永久使用权。这无疑又让人们看到一个蠢蠢欲动的、更黑暗的平台帝国。

  鉴于期刊编辑部的非商业化运作,中国学术界基本保持了一个允许作者自由传播已发表作品的氛围,这是对学术数据库的重要补充,也有诸多学术类网站以非营利的方式转载学术作品。如前所述,自由转

  (下转B09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