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的舞台剧《南海十三郎》首度来京,接受新京报专访谈演员人生
| ||
|
1997年,在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凭借王家卫电影《春光乍泄》提名的张国荣,最终输给了一个叫谢君豪的香港舞台剧演员。那部令他一夕成名的电影叫《南海十三郎》,由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来,谢君豪也是那部舞台剧的主演。1993年首演至今,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已上演了22年,演出超过百场。昨晚,该剧首度来京,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今晚,还有一场。
《南海十三郎》 舞台剧《南海十三郎》讲述了著名的粤剧剧作家“南海十三郎”江誉镠传奇的一生。江誉镠1909年生于广东,家世显赫的他,自小就痴迷粤剧艺术。他的处女作《寒江钓雪》在当时创造了一票难求的盛况,此后他的名字就成了一部戏的金字招牌,其代表作《梨香院》、《女儿香》、《梁红玉》、《李香君》等都大受欢迎。才华横溢的江誉镠,其人内心单纯,清高偏执,对昔日女友念念不忘导致他情感上的失意,而当时动荡的政局也让粤剧逐渐无人问津。晚年的南海十三郎在香港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不被理解,甚至被当作疯子。他在广东的家人在政治运动中惨遭迫害,这让他彻底陷入了疯狂,直至1984年在香港青山医院逝世。
谢君豪 香港演员,1963年出生,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表演系,曾任香港话剧团首席演员。上世纪90年代初,他凭借舞台剧《南海十三郎》一炮而红,更凭借电影《南海十三郎》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以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后来他又出演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千言万语》,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不少年轻的内地观众对于谢君豪的认识更多是来自他出演的一些电视剧,他是《仙剑奇侠传》里的“酒剑仙”,《天外飞仙》里的“劳夫子”,《锦绣缘华丽冒险》里的实业大亨“向寒川”。
1 意外走上戏剧之路
●曾认为演舞台剧“挺土的”
●进话剧团专演怪的、疯的角色
谢君豪走上戏剧之路纯属意外。高中毕业那年,学校举办戏剧比赛征选演员,班里没有同学想演,于是集体推举了样貌端正的谢君豪。谢君豪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之前他从未接触过舞台剧,只觉得“挺土的,给人家笑话”,开始排练也没精打采,不感兴趣。他在《雷雨》里演“周萍”,一天剧组到红磡的公园里排练剧中一场吵架的戏。由于在户外,导演要求放开声音,“我喊出去,对方再喊回来,我突然感觉挺过瘾的,原来还能这样,从那时开始喜欢演戏了”,谢君豪回忆说,最后还在比赛中获得了“最佳男主角”。
1984年,谢君豪毕业进入了社会,一边打工,做过售货员、男护士,一边在业余剧团里演戏。过了一年,香港演艺学院成立,吸引了一两千号人去报考。自视甚高的谢君豪认为自己一定能行,没想到竟名落孙山,灰溜溜地回到医院继续做护士,直到第二年才顺利考上。上了演艺学院,谢君豪开始顺风顺水,因为成绩优异还破格跳了一级,毕业后又进了香港话剧团成为全职演员。“第一年落选气死我了,觉得怀才不遇,后来上演艺学院,我问钟景辉老师,第一年为什么不收我,他说你第一年考过吗?完全没印象了”。
演艺学院毕业后,谢君豪进入香港话剧团成为专职演员,因受时任艺术总监杨世彭的赏识,很快就开始演到主角。有趣的是,外形条件优越的谢君豪在剧团却不是“小生担当”,而是专门演怪的、疯的、搞笑的角色,他开玩笑说“都是没正经的”。钟景辉导演对他的评价是,谢君豪“有一种神经质”。“可能话剧不像影视,影视有很多那种摆摆pose的主角,在话剧里演那种角色就会很闷的,你总是希望有点戏嘛。我感觉自己还是弹性比较大,反差比较大”,谢君豪说。
2 三十岁“遇见”《南海十三郎》
●面试前关于粤剧一点不懂
●试戏演的是恃才傲物、疯疯癫癫
1993年,香港话剧团制作的舞台剧《南海十三郎》,集结了当时香港舞台剧领域的一批正当年的精英,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编剧杜国威在写《南海十三郎》之前已经写出了代表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该剧大受欢迎后在1995年被亚视搬上电视荧屏也同样轰动,捧红了邓萃雯、万绮雯、商天娥等一众明星。导演古天农原为港话演员,日后他成为香港另一家著名剧团中英剧团的艺术总监。当时的谢君豪已经在话剧团演了不少戏,是全团四位首席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演出该剧时年仅三十,风华正茂。
谢君豪回忆起第一次读到杜国威的这个剧本说,“感觉很过瘾,但也没什么深刻的体会,只知道这个人很传奇”。他去参加团里的演员面试,有另外两位资深演员也在竞争这一角色。“他们俩都懂一点粤剧,我是一点不懂。他们两个试戏也是不同的风格,一个演得很潦倒,一个是比较油腔滑调,我演的是恃才傲物、盛气凌人、疯疯癫癫”。谢君豪还记得当年试的是十三郎与唐涤生相遇,二人边演边唱的重场戏。“我想,完了,我不懂粤剧,但是我们剧团的传统就是不懂就问,我就提前两天请教了那两位演员,唱也是现学的”。
在演这部戏前,谢君豪甚至没听过“南海十三郎”的大名。1997年拍电影版时,谢君豪在片场候场,跟群众演员聊起天,“一个人问我说,今天我们拍的什么戏啊,我说《南海十三郎》,一个女的就说,什么啊,是日本人吗?我觉得这个好笑,后来加到对白里面。拍电影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人认识他,但在之前他是很有名的。他疯疯癫癫在街头流浪,在上环、中环、湾仔一代,很多店老板都见过他,跟他聊过天”。在这部舞台剧之前,南海十三郎早已被人淡忘,而舞台剧和电影出来以后,南海十三郎在香港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年轻的谢君豪也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
3 再演《南海十三郎》
●“年轻时演恃才傲物”
●“现在演是学会放下”
从1993年以30岁的年龄首演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再到1997年这部戏拍成电影,同年继续参演舞台剧版,再到2014年之后复排该剧,以及本年度在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演出,《南海十三郎》与谢君豪难舍难分了二十多个年头。他将自己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体会与人物融为一体,“年轻时演恃才傲物,现在演是学会放下”。
在他眼中,南海十三郎在如日中天时,屹立在时代的浪尖,“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不管人家喜欢他还是反对他,就算潦倒也很出风头”。到了后半生,剧情反转,他开始学会用旁观者的态度冷眼看世界。“前半生他几乎没机会可以抽身而出,反而是这段时间让他可以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执着都放下。其实他最执着的东西不是人,不是女朋友,也不是徒弟,甚至不是他的戏剧,而是他自己的傲慢和尊严”。
谢君豪说,即使身为艺术家的南海十三郎,也应该放下执着,“为什么还留着不放呢,不放手只是自己痛苦。好的作品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当刻的状态,你不可能永远在那个状态,灵感总是一闪而过就没了,没有了,越想越痛苦。闪过就行了,你在某个时间已经把闪光延长一回了,但不闪呢,还要抓着,只是自找麻烦”。
■ 对话
巅峰之作?时机永远是最好的!
新京报:戏外的你和“南海十三郎”的个性有没有相似之处?
谢君豪:我从来都挺狂傲的,也从来挺谦虚的。狂傲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谦虚是说这个要求不是你一个人能做到的,你跟别人没分别,这是很多人一起做到的,你不过是演戏而已。
新京报:今天回头看,《南海十三郎》算不算你的巅峰之作?
谢君豪:时机永远是最好的,没有最早,没有最晚,这部戏是不是巅峰之作现在也很难说。
新京报:戏里你最喜欢的台词是什么?
谢君豪:“人生哭笑岂寻常”。还有“燕雀焉知鸿鹄志 壮怀如我更何人”。
更好的戏?演不到能怎样呢?
新京报:做演员对你来说是幸福吗?
谢君豪:是,你比别人有更大的机会可以去发表言论。我在浸会大学教学生表演,我说,你们要珍惜每一句话,你的每一句话都是跟全世界发表你的人生态度,有这样的机会你应该感觉很幸运。我其实挺平衡的。
新京报:一直觉得你是非常好的演员,但似乎比较少产?
谢君豪:我挺多产的,老拍国产电视剧嘛,演董事长。
新京报:公众对于一个好演员会有些期待……
谢君豪:谢谢期待!
新京报:期待好演员能演到更好的戏,你自己觉得?
谢君豪: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不实现能怎样呢(笑)。
想演的角色?“我不心动,没戏”
新京报:现在工作是不是电视剧更多一些?
谢君豪:我也有演电影,只是少一点,机缘嘛,没有强求。电视剧多一点,但不也演话剧嘛,挺文艺的(笑)。其实我感觉(文艺)是一场误会,不就是戏嘛,文不文艺再说,莎士比亚你说文艺吗?莎士比亚是跑江湖的,戏班嘛,跑来跑去。
新京报:目前还有想尝试的角色吗?
谢君豪:没有,这种想法我感觉不现实,不是说好高骛远地说我想演什么什么,我想演《教父》,能演吗?只要是好角色,不管大小。我只演我心动的角色,主要是看团队。我不心动,没戏。只要你看我演的,我都是有点心动的。有时候是开始不心动,有时候是为了某些原因,没钱,没钱你还得做啊,那些开始不太心动的角色,到现场一定有心动。不用强迫自己,我会有办法让自己心动,每个角色都有点可爱之处,别勉强,勉强没真爱。
新京报:你自己欣赏的创作者有哪些?
谢君豪: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别看其他人怎么说什么,就看你懂不懂得看。很多人说这人老拍什么什么,别看人家不顺眼,我都觉得人家挺好的。在我来讲,没有十全十美,一切都是条件,条件那么点,在有限的条件里就看你怎么做。你是高高兴兴做,还是愁眉苦脸做,还是一边做一边怨天尤人,感觉生不逢时。
感兴趣的是戏里传达的人生态度
新京报:你自己也有做过舞台剧的导演,接下来还有没有创作计划?
谢君豪:我一直在创作。如果是当导演,看机缘吧。只要我总结出我想要说的话,我就会导一个戏。
新京报:什么样的戏是你想做的戏?
谢君豪:戏里传达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对生命的反思,对宇宙的看法,对真理的提问,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我到演艺学院考试第二年,演了《莫扎特之死》。我最想演那个戏,同一个剧作家(Peter Shaffer)还有一部《马》。杨世彭、钟景辉都导过《马》,杨世彭是在台湾导的,钟景辉那一版,戏里演小孩角色的是万梓良,你想想有多早,他年轻的时候演的。《马》前两年秋生他们演过了,跟张敬轩一起。我想演里面那个医生,医生的角色年龄大点也无所谓。
A24-A2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