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一词开始在中国出现,被视为一种挑战应试教育的新模式,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30年过去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素质教育在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
近日,优胜教育集团特聘专家顾问、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素质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除了应试教育的体制外,还受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这要求成人对孩子发展的态度也要改变。
■ 人物简介
李亦菲 优胜教育集团特聘专家顾问。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学习心理、课程设计、教育评价、远程网络教学、情绪智利等。2000年,提出一种新的探究学习方式——“情境探索模式”,并组织国内上百名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优秀教师开发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主要学科的网络学习课程。
素质教育的提法并不准确
新京报:近几年“素养”成为教育界的新热词,素养培育跟过去常提的素质教育间是什么关系?
李亦菲:严格意义上讲,两者是有关系的。现在这两个概念经常混在一起用,基本上都已经把它们等同了。当初提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时是受到争议的,因为“素质”按照本意来讲是指人的天生的、遗传的基本素质,后来被扩展到一个人生理的能力,再后来又扩展到心理的能力。我们常说,这个人心理素质怎么怎么样,这里的素质是指一些遗传的东西。所以素质教育这个提法其实是不对的,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之为素养培育,因为素养培育都是后天培养的东西。
新京报:你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是素养?什么是素养培育?
李亦菲:其实最早提出的基础素养是认字、写字的基本能力。但随后发现,仅有这个基础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慢慢就出现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素养其实是对外部事务的一种认识和加工的能力。
新京报:素养培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哪些问题?
李亦菲: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去扩展他的素养的过程,有些人会专攻某一方面,有些人会同时兼顾很多方面。但现在我们普遍提倡的是“T”字型人才,有一定宽度同时还要有一定深度,这就是素养的范围。
“素养”与“应试”并非矛盾对立
新京报:素养培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亦菲:应试教育是按照既定的规则一步一步去安排,是一种追求效率的教育,目的性很强,而且也有时间限制,必须在特定时间内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一种教育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应试教育和素养教育相提并论在逻辑上都是不对的。因为应试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素养培育是一种培养目标。
新京报:应试教育有哪些不良影响?
李亦菲: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损害,应试教育是被动的学习,任何人都不喜欢被逼迫做一件事。于孩子而言,则易造成逆反心理。另外,由于应试教育注重标准答案及规范要求,非常不利于青少年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如果这两方面受到压制,孩子的长期发展也将受到不良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受限。
新京报:素养培育的特点是什么?
李亦菲:素养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自主选择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从“基础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三个方面给予适当干预,实现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教育观需转变,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求
新京报:我国素质教育发展了30年,与其他国家的素质教育还有多少差距?
李亦菲: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不完全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还有文化的因素,而文化因素的影响更深远,体现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在中国,家长和老师,仍习惯于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对孩子个性化成长并不十分重视。而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家长、老师对于素养培育越发重视,需求也更强烈。
新京报:优胜教育是一个明确提出素养培育的培训机构,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李亦菲:优胜教育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研发出一套素养培育体系,并推出优胜派综合素养培育中心,专注5-12岁年龄段学生的素养培育。在教育领域来说,这起码是一个新探索。因为目前的教育培训机构,大部分都服务于应试教育,而优胜已经意识到要从中走出来,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无论是从内容上、侧重点上、培养目标和形式上都有所改变。现在国家教育政策也在调整,家长也意识到要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开始在素养培育方面下功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新京报:素养培育着重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与学生在课外学习舞蹈、钢琴等特长班有什么区别?
李亦菲: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学习一技之长,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原来学习特长是作为一种技能提升工具,其实是应试教育的一个补充,某种意义上是另外一种应试教育,而非建立在孩子个人爱好和兴趣上。而素养培育则是让学生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比如,优胜派通过三大素养培育体系,让孩子在广泛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发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塑造“T”字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京报:你理想中的素养培育是怎样的?
李亦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要发生改变。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家长给孩子设定了一个过于明确的目标,并在学习成绩上施加高压,或按照自己的意愿指定方向。素养培育首先要打破这种教育方式,再加以多样化的选择性学习,确保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给学生自由度。
新京报:今后教育培训市场是否也会向素养培育转型?
李亦菲: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有些培训机构已经开始探索素养培育的方式方法,包括走在前端的优胜教育,已经研发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素养培育体系,并能够应用于市场,服务于学生和家长。
专家观点
从特长教育走向素养教育
按照李亦菲的观点,近30年来的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是出台政策强化学生的特长发展,在原来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这个阶段大家知道了艺术特长、科技特长和体育特长。可以说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考试科目里转移出来。
●第二阶段
启动新课程改革
这个阶段强调要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在学科学习中给学生自主性。
●第三阶段
从2012年至今
借着对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展开,现在有一个热点名词是“科学素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