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霍金“小飞船”会不会说翻就翻

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孙嘉潞

  一叶知秋

  即使认为霍金的“飞船”提议在现阶段不可行,那也不妨将其当成“抛砖引玉”,也是一种科学传播。

  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近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1/5的速度,用20年时间飞到距地球4.37光年的半人马星座的阿尔法星附近。此论一出,就被一些专业人士解读为不靠谱,认为霍金“飞船”想法虽好但只具科幻色彩,霍金的小飞船会说翻就翻。

  因为无论从制造微型飞船的材料、设计、通讯,还是利用激光推进的技术来看,要实现这一想法在目前都不可能,只能称之为科幻。如果再看到霍金在新浪开通微博的两天后,其粉丝就达到近300万,很多人也认为,霍金如今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世界级别的网红。

  事实上,要读懂霍金确实很难,难就难在他愿意改变自己的身份,从过去埋头于象牙塔中的理论研究转而向公众传播科学,以实现自己身份的转换。在这个身份转换过程中,霍金有可能实现华丽而又对接无缝的转身,也有可能让自己的研究和进行科学传播的任务同时得以兼顾,只是,由于其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很容易让人区分不清霍金的真正想法。

  对于科学家来说,在时间的维度上提出一些前后矛盾的理论和假说当然是正常的,因为,正如所有人认识事物一样,都是随时间的推移和事实的大量披露而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和真相,因此会有认知的前后不一样。例如,霍金曾提出宇宙有黑洞,但在2014年他又提出,由于不存在黑洞的边界,黑洞是不存在的。相似的矛盾还体现在其他问题上。例如,霍金还认为,人工智能目前的初步阶段已经证明非常有用,但他担心“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正是这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说法,让霍金从严肃、严谨的科学家变为有些人眼里娱乐公众的网红科学家。

  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霍金。即使认为霍金的“飞船”提议在现阶段不可行,那也不妨当作这是霍金把自己研究领域的观点和心得向公众分享,将其视作一种科学传播。即便现在不可行,至少也提出了一种超前的想法,未来人类通过改进技术,或有可能抵达半人马星座。

  另一方面,相较于局限于象牙塔,霍金能把视线转移到公共事务体现的是一种对人和社会的人文关怀,无论其观点的对错和是否接地气,都标志着不仅是学以致用的实现,也反映了与中国某种传统文化观点的相似,如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所称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一点,在某些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哲学、政治、医学等的知识分子身上可能较容易言及和做到,但对于一些冷门学科,如理论物理、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分子就有些困难,因为他们的研究与社会问题似乎不太沾边。

  如今,霍金能把自己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些问题巧妙地转换到公共话题并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如向外星移民,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当然,要看到的是,科学家也有局限,提出的观念也难免偏颇、不靠谱或有自相矛盾之处。即便如此,何不看成抛砖引玉呢?让更多的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人参与讨论,同时让全民或让更多的人都关注科技,以及关注用科技手段解决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也比让全民都关注娱乐明星要强。

  □张田勘(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