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
最近一周,杜琪峰很忙,把熟悉的“三年”配方,由烹制从前的小格局,用到未来的大部头上,杜琪峰和他的银河映像,“玩心”和“赌心”无疑都很重,摆明了是想憋着一口气,再耍一把大的“难以想象”。
上班一起拍戏、下班一块喝酒
杜琪峰的偶像是黑泽明。在他自己最钟爱的《柔道龙虎榜》的片尾,赫然亮出:向黑泽明导演致敬(A Salute to Akira Kurosawa,the Greatest Filmmaker)——看到了吗,不是“之一”,而是黑泽已然荣膺“最伟大导演”尊号。
多看几部银河作品就会发现,除了台柱子杜琪峰,台前的主演、配角、龙套,幕后的编剧、摄影、武指,技术的美术、剪辑、配乐……来来回回大体是一拨人。所以,杜琪峰其实是复制了“映画天皇”的做法,把“银河映像”打造成又一个“黑泽组”,让兼顾创意和执行的整套固定班底,以一种师徒体制、大家长体制来高效而精密地运转。
20年时间,这个上班一起拍戏、下班一块喝酒的复古体制,创造了很多奇迹。在邵氏、嘉禾、新艺城、永盛等昔日盛极一时的港片品牌纷纷湮灭的同时,诞生于香港电影没落期的银河映像却实现了长盛不衰。而且,如果说银河只是一家小而美的制作公司,但同样性质的电影工作室(徐克)、泽东(王家卫)等,又远不如银河有如此可观的高产量(简直堪比旧时代的电影制片厂);不过,最最关键的是,“银河映像,难以想象”,代表的是一种别无分号、又酷又威的新款黑色电影风格,而这种风格的缔造者杜琪峰,也由此从一个“优秀导演”,跃升到了“伟大导演”的境界,成为世界影坛的又一尊“作者”。
警匪片是自己的,贺岁片是老板的
银河的另一大特色是始终两条腿走路:一边拍个性化的警匪片、黑帮片,一边拍挣票房的贺岁片、爱情片,两者的关系,用杜琪峰自己的话说就是,前者是“我们自己的”,而后者是“老板的”——《瘦身男女》赚了钱,《PTU》的制作经费才有了着落。
所以,相应的,杜琪峰的导演方法也大致分两种。第一种是“三个月收工”,集中高效,依照的是香港商业片传统的酿造工艺。TVB出身、“前银河”时代就拍过一大把卖座片《审死官》《东方三侠》《再见阿郎》,老杜当然对老港片“快、靓、正、平”一套非常拿手。
而第二种则是“拍三年”,拍拍停停、停停拍拍,在商业片的制作间隙里,抽出几个通宵,招来门生故旧,即兴发挥,《PTU》《文雀》《放逐》《夺命金》于是诞生。当然,实际上,《黑社会》《神探》《毒战》等打通了“独立”和“商业”两脉的作品,制作方式和周期就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不得不提的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电影,大多都是他和银河另一位创始人韦家辉的联合作业。
而在杜琪峰的作品里,最耐人寻味的,恰恰就是这经年累月“攒”出来的几部,因为它们带有更强烈的作者个性,充满着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既干练又放肆的潇洒。尤其是堪称杜氏集大成的巅峰之作《PTU》,是一部奠基在香港时装动作片30年传统之上,但又彻底脱胎换骨、发生了革命性质变的杰作。该片断续拍了三年,讲的却只是一个晚上发生的故事,成本不过300万港元,片长仅有85分钟,然而在表达上、在形式上、在风格上,全都臻于完美。
真正的“杜琪峰电影”和王家卫打平手
这说明了什么呢?——拍电影,并没有一定之规,杜琪峰和王家卫(还应加上台湾的侯孝贤)一样,都是“没剧本”就开机的专业户,他们剧组里的演员,经常不知道今天自己要演的是什么,然而编、导、演在现场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用胶片打草稿,历经三五年,再攫取那一点点吉光片羽,编织起来,就变成了让人迷醉的光影传奇。
好莱坞体制当然经济而理性,然而却并非某种大一统的铁律,只能说是一种工业化的最优资源配置方式。特别是如今动辄上亿美元成本的视效大片,拍得乏味的越来越多,其实正和其生产方式有莫大关系:大量工作人员参与,尤其是计算机特效部门主导了大多数的制作,只会让这些影片都像是流水线上出产的标准件,却缺了真正艺术工匠手工作业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美感。
比起王家卫和侯孝贤,手快的杜琪峰当然少了一味仙气,而且他最擅长的又是通常被划入类型片范畴的警匪枪战戏,这也就导致了在某种意义上看,杜的艺术家成色要逊于王、侯。然而,抛开那些为了“养活公司”的纯商业片,真正的“杜琪峰电影”,其水准、其数量,至少也能和王家卫电影打个平手。或者说,在这一点上,杜琪峰又和张艺谋近似,他们的勤奋和高效,以及不那么爱惜羽毛的作风,令他们不但留下了诸多或失败或平庸的作品,更连累了自己在影坛封神榜的排位。
“黄帝”三部曲画下一个新的逗点
最近一周,杜琪峰很忙,他来北京,先后为自己暑期档的新片《三人行》、北京电影节“银河映像20周年”特别展映、刚立项的魔幻大片《黄帝大战蚩尤》出席大小活动。杜SIR在前后脚的时间里,密集地谈起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但说了从前大概一年都说不了那么多的国语,似乎也确实为自己的电影人生画下了一个新的逗点。
IMAX3D的、魔幻的“黄帝”三部曲,显然是61岁的杜琪峰给自己定下的新挑战。要知道,除了早年在TVB时期的《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等电视剧集,古装片从来不是老杜的爱好,在他执导的五十多部电影里,仅有四出古装戏,而且1980年的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和1993年的周星驰喜剧《济公》,更还是他两度放弃电影职业的滑铁卢。《黄帝》三部曲,听上去完全不该是他和韦家辉的电影,不过,在他俩已经明确把银河掌门“传位”给游乃海之后,或许选择这样的项目,就是趁着中国电影形势一片大好,抓紧来一把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且,显然这样的超级大片起码是需要“三年又三年”的,而《夺命金》之后,杜琪峰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再摆弄以往那种“拍三年”把戏了。大约有年龄、精力上的限制,也有创作阶段性的问题,更有“北上合拍”机会太多、诱惑太多的原因,把熟悉的“三年”配方,由烹制从前的小格局,用到未来的大部头上,杜琪峰和他的银河映像,“玩心”和“赌心”无疑都很重,摆明了是想憋着一口气,再耍一把大的“难以想象”。祝愿他成功。
□朱尔典(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