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很多产能过剩行业本该被市场淘汰的僵尸企业,靠地方财政补贴勉力“续命”,这其实也是给去产能添堵。
据报道,伴随着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央企,对于地方政府补贴的需求强烈,出于保壳的目的,很多地方政府也乐于出手。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两市1792家上市公司去年拿到了政府补贴。其中中国石化以50亿元成为2015年度“补贴王”。受益于煤价下降的电力行业中,42家上市电企合计“进补”30亿元,更有百余家僵尸企业连年靠政府补贴“续命”。
面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央企呈现的如此数据,人们普遍的疑问是:为什么像油企、电企这样的赚钱大户,还能拿到高额的政府补贴?为何亏损几成“僵尸”的企业,还能凭借政府补贴僵而不死、“赖”在资本市场?
本来,财政补贴是国家财政通过对分配的干预,能够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财政补贴的存在,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得那些新产业在进入市场初期获得优惠与支持。总的来说,财政补贴这只看得见的手存在,能够补充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死角,促进社会公平。
应该说,财政补贴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财政补贴这一资源配置的流向。
对于石油、电力这些涉及国家战略以及大众民生企业的财政补贴,本来无可厚非。在自然垄断的领域,如城市的公共交通、煤气和水电等,市场价格无法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因而政府必须对其实行价格管制,以向整个社会尤其是中低阶层提供社会福利。由于政府的低价政策会导致企业产生亏损,因而应由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否则这类企业将无法生存。
但是,目前像电价终端销售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而成本端的煤炭资源价格不断下降有目共睹,这些自然垄断企业在已经具备较大盈利空间、并不会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再对其进行大量补贴,恐怕就会使得财政补贴有违提供社会福利的良好初衷。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对于僵尸企业的补贴。这种补贴一般发生在地方财政之中。由于注册制改革的暂缓,A股的壳资源依然价值连城。而在地方政府业绩考评中,往往会将上市公司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因素。因此,用地方财政为其“续命”,也成为许多地方政府一致的选择。而这样的后果,就不仅仅是大众难以获得财政二次资源配置的福利,还会使得经济体陷入“饮鸩止渴”的循环。其实也正是由于这些产能过剩行业本该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被地方财政强行维持生命,才导致如今的整体经济去产能道阻且艰。
长期以来,以财政补贴扶持某些行业和产业,几成“习惯性动作”。因此,尽管财政补贴方向需要根据当年甚至一段时期的政府预算来确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已经有必要使得补贴流向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比如资源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那财政补贴就有必要及时节流;而对于已资不抵债且亟待出清的僵尸企业,财政就该及时收手止损,而不是为了地方政绩、盲目保壳而用有形的手扭曲市场无形的手。
财政补贴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运用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不可或缺。但是,财政补贴未来需要及时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其金额和流向,才能避免资源错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有形的手积极配合辅助补漏拾缺,才是“神队友”的配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