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将关注感悟、情商培养;新高考报志愿,选择专业更关键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未来北京中高考均会采用“3+3”模式,即数语外三科加三门自选科目,意味着学生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性。今后中高考具体怎么考?学生应当如何应对变化?近日市教委、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就相关改革和影响进行了解读。
中考
弱化复习作用 命题强调实践
2018年起,北京中考将改为“3+3”的考试模式,即数学、语文、英语三科必考加3门选考科目,且学生自选科目将按100%、80%、60%的比例折算入总成绩,今年在读的初一学生将在两年后“尝鲜”。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改革后的计分方式,将由学生自行选择3门科目,待成绩公布后由计算机自动按比例折算,而非事先选定。
“弱化复习的作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后中考试题命制也会更加关注实际生活、实践问题的考察,关注孩子们领悟到的,并强调情商培养,要求知行合一,在初中阶段奠定基础的爱好。
高考
文理科取消 更注重选专业
明年起,北京将开始逐步进行高考改革,涉及内容包括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将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英语听力考试要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等。这意味着,明年新高一学生将成为首批参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共涉及13门科目,分为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两种。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高考的学生可免考;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则仅设合格性考试。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则设置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学生在参加高考中要从中选择3门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记入高考总分。
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解读说,今后北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分为合格性和等级性两张卷,合格性考察科目是必修模块,等级性考试是必修加选修模块,而未来新高中课程设置中,会调整必修部分学分和选修科目的档次,让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课程。
与之同步的是,高校招生时,会为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科目要求,所以考生与其选学校,不如选择专业,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建议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