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骗子医院“成功”背后的心理学陷阱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心理嘀咕

  某些莆田系医院利用了人们两种心理:一是难言之隐心理,二是病急乱投医心理。

  大学生魏则西因罹患罕见的滑膜肉瘤,通过百度检索误信某莆田系医疗机构承包的医院科室而导致家财散尽,含恨死去。此事经过社交媒体的发酵,迅即成为舆论热点事件,并将某些莆田系医院多年来涉嫌欺诈、蒙骗病人的劣迹一一曝光。

  其实在十多年前,就有媒体系统地披露有些莆田系医院涉嫌欺骗病人,骗取病人高昂的医疗费用。但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医院看起来并未受到干扰,反而生意越做越大。有些莆田系医院并没有过硬的医疗资质和资源,但却能在全国各地取得普遍的“成功”,从心理学角度,他们正好利用了病患的认知盲区和心理弱点,因此才能屡屡攻城掠寨,骗取病人钱财如探囊取物。

  不得不说,有些莆田系医院在业务定位上,很好地利用了人们的两种心理。一是难言之隐的心理,所以莆田系的医院以及承包科室的业务定位首先就聚焦在“下半身”问题,性病、不孕不育、人工流产,等等。由于中国公立医院普遍人满为患,服务相对较差,人们对于“下半身”问题去公立医院有着心理上的障碍。试想,在一个典型的公立医院门诊室内,其他病人就在身旁等着,而医生又没有耐心听你详细讲述病情,一个病人得有多强大的心理才能在公立医院安然、坦然地诉说难言之隐?而这些莆田系医院不仅提供导医的周到服务,而且对病人隐私也体贴入微地考虑到了。

  二是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越是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疑难疾病,或者无法治愈的绝症,有些莆田系医院就越是会信誓旦旦地做出承诺。而这些医院通过信息不对称、虚假承诺来诱使病人及家属散尽家财,其性质也完全可以用“临终掠夺”来概括。

  当然,有些莆田系医院不仅利用病人及家属“难言之隐”和“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来诱骗病人就医,而且在无微不至的导医关怀下,利用“登门槛效应”来使病人步步为营地被套牢。例如,以低价甚至免费体检为诱饵,给那些本来甚至是健康的“病人”出具严重隐患的体检报告,并积极地提供“解决方案”。只要病人被“免费检查”的幌子诱骗过来,那些巧言令色的医生就能无中生有地虚构出种种迫在眉睫的健康威胁,以使病人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而被洗劫一空。像多年来屡屡被曝出,病人因为普通的炎症而被误导为梅毒、妇科病,花费数万元进行毫无意义的治疗。

  事实上,最容易被某些莆田系医院洗劫一空的往往是社会医疗资源享受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在医院散尽家财,却又缺乏能力、途径和资源讨回公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莆田系医院的“成功”反映的是我们社会远比雾霾、毒地更为严重的医疗伦理问题。特别是骗取绝症病人及家庭的“临终掠夺”,实在令人心生悲凉。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