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摩登周刊·追光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摩登周刊·追光灯
上一篇

一场萨克森文化体验

《萨克森:德国精湛工艺的家乡——逄小威摄影展》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萨克森:德国精湛工艺的家乡——逄小威摄影展》展览现场。
《SAXONIA》摄影集

  4月26日至5月3日,《萨克森:德国精湛工艺的家乡——逄小威摄影展》于中国美术馆举办。该项目由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逄小威与来自德国萨克森州的朗格制表公司合作完成,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策展,光明日报社主办。

  摄影家逄小威的拍摄活动是由来自德国萨克森的制表品牌朗格发起的。从德累斯顿到莱比锡,从开姆尼茨到格拉苏蒂,历经月余,逄小威足迹遍及萨克森。他以旁观者冷静的视角,以萨克森的自然、历史、人文、工商传统与人物为对象,拍摄了上千张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最后在本次展览中,精选了150余幅黑白摄影作品,分布在五个空间内进行展示,在策展人范迪安看来:“他(逄小威)带回来的不仅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更是一位中国当代摄影家对萨克森的文化体验。”

  展览的五个空间内,CITY SCAPES(城市景象)由8个大小不一、高低有致的方盒组成一座抽象“城市”,展示萨克森的建筑、河流、桥梁等城市景观作品。集中呈现萨克森自然景观的POINTS OF VIEW(视角)则自成一派,甚至在展区内铺设了石子路面。

  ASPECTS(方面)展区尤为有趣,策展人的匠心在此可窥得一斑。一组风中麦穗的照片与一组不同角度的瓦尔特·朗格肖像相对而置,似是在用前者坚强的姿态象征后者——朗格家族第四代传人、当代朗格品牌复兴者瓦尔特·朗格坚韧不屈的精神。而另一面墙上,一片直立的大片高草与德累斯顿十字童声合唱团的合影并置,观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安排感受到萨克森充满朝气的未来。

  作为一位精于人像摄影的摄影家,逄小威认为:“要记录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其文化当今的走向,人是最主要的代表。要记录今天的萨克森,就不能没有人。”于是在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历史文化之外,他还拍摄了大量生活在萨克森地区的普通人,其中包括了易北河岸边来来回回奔跑的孩子们、圣母大教堂的修女、在圣母大教堂前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的三轮车夫、在广场上进行歌唱表演的音乐学院的老师。这些影像,汇集成了别具一格的CHARACTERS(萨克森人)的空间。

  CRAFTSMANSHIP(工匠技艺)内的作品则捕捉了萨克森州一些才华过人的手工艺者的工作状态。对这部分主题的拍摄引发了逄小威对“工匠精神”的再次思考,“现在我们的国家也在强调‘工匠精神’,但如果我们能早些年开始重视这点,可能做出来的很多事情会比现在更好。”这部分展区的布置也颇为用心,在多幅特写构成的照片墙前面,一个小小的展柜摆放着三件小物:两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制表工具,和一枚小小的、代表着德国精密制表工艺的零件——鹅颈微调的摆轮夹板。

  种种细节的设计,恰好佐证了瓦尔特·朗格所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工艺传统,以及德国工业在19世纪的迅速发展,都塑造出萨克森州的个性。”

  在这次逄小威的拍摄活动中,旅奥地利华人女作家常晖与摄影家同行,在她看来,“萨克森既是精密仪表的故乡,又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她优美而严谨的九篇文字,令这场展览以及同步发行的《SAXONIA》摄影集传递的信息更为丰满。

  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