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图像小说 严肃内容的图像化回归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这是一个图像无孔不入的时代。

  电视、电影、网络上的图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整个文化领域也在逐渐向视觉化转型。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对近代“读图”逐步侵吞“读书”领地的状况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在抽象、间接的文字文本与直观、形象的影像之间,追求感官刺激的现代人自然会选择后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图像小说这一名词的出现十分耐人寻味,因为它在十分富有视觉刺激的通俗艺术表现形式——漫画中,强调了完整,严肃内容的回归。一方面,这表达了不少艺术家开始利用漫画这一流行艺术形式表达深邃内涵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漫画试图通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严肃性”转型而达到自我突破所做出的努力。

  其实,通俗图像作品的严肃文化的风潮不仅出现在欧美,也出现在了亚洲。“日本的图像小说”剧画发源于50年代,是由辰巳嘉裕等人提出的一种漫画流派,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卡通画风,追求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和叙事的严肃性。

  二战之后早期的日本非常贫困,电视等媒体并不普及,便宜的漫画成为了青少年主要的消遣之一,这使得漫画蓬勃发展并迅速成熟。同时,重建和快速发展时期价值体系的混乱以及60-70年代民权运动导致一些漫画作者开始选择更加现实、深刻的主题并创立“剧画”流派。

  尽管现在剧画不再是一个特殊分类,早已被漫画体系所容纳,但其对日本漫画的题材成熟度和画风写实化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促成了不少涉及严肃历史纪录/人物传记/政治观念传播的作品出现。手冢治虫的漫画《三个阿道夫》(原名:アドルフに告ぐ,直译为《昭告阿道夫》)就通过希特勒相关的故事以广阔视角反思二战中的种种问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文化艺术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而作为波普文化的漫画能够在现代流行开来可谓是一种必然:视觉文化的易读性和美感对普罗大众来说具有天然亲和力,通过将高雅的艺术变得平易近人而促成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的形成,对文化的整体发展大有裨益。但视觉文化对感官刺激的强调又昭示着它是一种具有强烈商业诉求的文化形态,因此极容易呈现出浅薄、媚俗乃至反智的一面。比如早期的美国漫画基本就以展现力量强大的超级英雄战胜恶人为主,人物形象单薄肤浅,几乎没有复杂的感情冲突,对暴力过分强调。

  因此,图像小说和剧画可谓是普遍水平过于肤浅的“通俗化大众图文作品”中严肃内容的再度探索,明确了大众图文作品主题的多样性,丰富了其价值取向,客观上带来公共图像阅读的更多可能。

  正如《绿灯侠》第76期里,画家尼尔·亚当斯(Neal Adams)冷峻的写实风格下,一位黑人长者对绿灯侠说:“我知道许多关于你的事迹。你为蓝皮肤的人工作……你帮助橙色皮肤的人……你为紫皮肤的人做了许多事!只有一种肤色你从来不曾关心——黑人!”

  这一幕成为美国漫画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承载着“无所不能”的梦想的超级英雄首次对社会政治问题展现出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力。自此之后,宗教冲突、女权主义、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等话题都开始在大众漫画中反复出现,被加以讨论。从青少年幻梦和幽默小品中成长起来的漫画,通过“图像小说”彰显了其成熟锋利的部分:一面反射和反思现实的镜子。

  □阿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