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中药“三聚氰胺”不可放纵

2016年05月0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一家之言

  某种意义上,中药材行业需要的是系统性治理,除了对硫磺含量的关注,业内一直关心的诸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问题,其实都不能忽视。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使用了硫磺熏蒸过的浙贝作原料,很多成品药中被检测出较高的硫磺含量,多家知名药企或涉其中。记者调查发现,硫磺熏蒸浙贝犹如医药行业的“三聚氰胺”,已成中药材行业的潜规则。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如同生姜一样,被硫磺熏蒸过的浙贝,卖相好,且干燥速度快;加之,药品企业采购硫磺熏蒸过浙贝,每吨成本要节省18000元,因此,从种植户到药企,都趋之若鹜。

  利益面前,无论是种植户还是药企,都难以自持,但是,倘若监管体系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倘若药品能够有完善的硫磺检测规定,含硫浙贝又何至于会大张旗鼓地进入到药品中呢?

  当然了,即便相关监管体系有所缺憾,药品行业及相关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毕竟,虽然成品药含硫检测存在空白,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是,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干燥浙贝,却是有着明确规定的,但事实却是,这纸禁令几乎成为空文,市场上含硫浙贝比比皆是。

  应明确,一个规范而健康的产业,尤其是食品药品行业,不但是公众利益的保证,也是行业从业者根本利益的保证。遗憾的是,种植户和企业,都被利益蒙蔽了头脑,心照不宣地将既有规定和基本道德抛到脑后。

  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元气久久不能恢复。尽管,乳品行业和药品行业,有些截然不同的界限,但实质上其实是一样的,即,都是和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都不容半点有失。所以,针对硫磺熏蒸浙贝的现象,无论是行业领域,还是监管体系,都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拿出一套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具体来说,监管部门不但要从源头上把控好,还需要及早完善相关标准,只有监管有力,标准有据,公众才能看见远离硫磺的希望。

  而且,还要说的是,中药材行业倘若要真正健康发展,眼睛只盯着硫磺其实是不够的,就像风波过后的乳业,三聚氰胺自然不能容忍,但“四聚氰胺、五聚氰胺、六聚氰胺”同样不能容忍,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把舆论应付过去就算结束。

  某种意义上,中药材行业需要的是系统性治理,除过对硫磺含量的关注,业内一直关心的诸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等问题,其实都不能忽视,总不能“舆论不追,我就不动”,如此,规范健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曹旭刚(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