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观察】
国际大都会的地标建筑与白帐篷城堡交相辉映,对撞出颇值得玩味的后现代性。悖论在于:只有人口密集的城市才有能力消费如此大型的演出,可是那里寸草不生。然而,《舞马》毕竟提示了这样一种田园牧歌的向往。
“我想在一片百年历史的村镇做一出大型演出,有100多人参演,要有些羊,有些猪,哦,还有一匹马。”《《CAVALIA·舞马》秀的创始人Normand Latourelle准备前往加拿大魁北克省沙威尼根时,揣着这样的向往。后来,那一匹马“窃取”了舞台的焦点。无论是群马还是有猪有羊,而今回看这个创意,似乎还能闻到露水打湿的草野的气息。
与太阳马戏团的奇幻秀相比,这个与前者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舞马》秀,旨在呈现的是自然的奇观,比如像精灵王子一样颜值高到爆表的名种马们。我从来不喜欢杂技,也不喜欢驯兽,我喜欢动物,喜欢和着杂草的马粪的味道。所以,一俟看过《舞马》的剧照,这就成了我今年上半年必看的演出。
走出地铁站,向一公里外的朝阳公园东2门走去的路上,在小树林的树冠上面,我看到了飘着长条旗子的纯白色的帐蓬城堡的塔尖,这给人一种梦想就要实现了的即视感。有帅气的大白马奔腾而出,有马粪的味道任我吸饱,我就陶陶然回到了童年。演出现场有不少亲子组合,孩子们都还蛮冷静的,是单元楼空调房私家车里生长的一代。
想来,我该庆幸至少还有那么几个夏天是在景山揪花、北海划船、什刹海游野泳的“小自然”里度过的,胡同里还有枣树、核桃树、柿子树。那我们的下一代呢?假期应该多带孩子看山看海而不是去迪斯尼游乐园,不到假期的日子多吃应季蔬果少上洋快餐,看看舞马秀聊胜于无。
进入剧场之前,我以为舞台该是圆形,就像马戏团那样:观众围着布幔的圆栏,看动物的表演。直到坐进单面观众席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有舞台的演出,因为背景幕上要打投影。这多少让我有点失望,生活在喧嚣的国际都会,被人造声光电包裹,即使在前往看秀的路上也躲不过隧道广告充塞视听,《舞马》之于我的最大期许,是那些活生生的东西,而被隔离在第四堵墙外的我与即将到来的马儿,距离感陡增。正因如此,比起古罗马斗兽场、热带雨林等人造背景,我更喜欢沙漠精灵飞在空中随人马奔驰的场景。精灵陡然上升的一瞬动人心魄,不仅是节奏的意外,那个瞬间,我看到了万物有灵。
世界首演后,《舞马》不断在全球都会巡演,纽约、柏林、拉斯韦加斯、迪拜、新加坡、上海、北京……国际大都会的地标建筑与白帐篷城堡交相辉映,对撞出颇值得玩味的后现代性。悖论在于:只有人口密集的城市才有能力消费如此大型的演出,可是那里寸草不生。
秀近尾声,眼巴巴地目送马群隐没在帘幕之后,却什么也做不了。走出帐篷、走下地铁,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都市人。那一刻觉得自己挺可怜的:只有在小长假的短暂时光里花一笔不菲的入场费,才能够做一场不属于自己的白日梦。或许,已没有多少都市人还拥有一个田园牧歌的回归梦,这在飞速城市化着的中国,在农村迅速解体消亡着的中国,尤其如此。现实地讲,我们也真的回不去了。然而,《舞马》毕竟提示了这样一种向往。
这让我忍不住去想象2003年加拿大魁北克小镇沙威尼根的《舞马》国际首秀。就像米其林手册对被评为三星的餐厅所提示的注脚:值得专门安排一次旅行。我想真正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舞马》或许是值得专门为它安排一次旅行的。因为那里不仅有演出,还有美貌未经雕琢的自然,可以在草地上撒欢打滚,可以与马儿亲密接触。
□任十一(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