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健康周刊·健康周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健康周刊·健康周报
下一篇

国民死因首位——脑卒中正威胁中年人

缺乏及时、有效抢救导致脑卒中复发率、致死率、致残率“三高”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张秀兰)脑血管病连续近20年高居中国居民死因首位,而脑血管病的主要表现——脑卒中正在扩大威胁,对中年人形成风险包围。

  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介绍,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且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5年来,通过对全国400多个地区超过500万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开展风险筛查和发病干预,防治工作委员会基本掌握了脑卒中在我国的流行特点——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中年人风险上升、卒中呈年轻化趋势。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至80%。缺血性脑卒中也叫脑梗死,是指由于脑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介绍,脑卒中早期症状不明显,少数人群可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失语,视力下降,黑蒙,或者复视等,都有可能是脑卒中前兆或症状的反应。“多数时候,人们对这些症状的反应就是忍一忍,殊不知患者一旦延误了脑卒中发病后6小时内的最佳治疗时机,未接受规范性治疗,会导致重度致残,瘫痪在床,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

  刘建民教授建议,患者及家人应对脑卒中早期症状敏感辨识,在发病后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接受正规抢救。

  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大特点。临床统计显示,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高达17.7%。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后,导致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致残,并使死亡率明显增加。据王陇德院士介绍,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因二次复发而导致死亡。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在2015年11月启动“脑卒中二级预防诊疗优化项目”,探索医联体成员对脑卒中患者的联合干预、救治和双向转诊模式,探索在医学中心与急救中心之间建设联合抢救通道,颁布脑卒中诊疗规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介绍,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支架型取栓器械进行机械取栓结合常规药物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管远端的血栓形成率,显著改善患者愈后的语言和运动功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