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6年05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改革中的人民》
作者:戴维·D·霍尔
版本:译林出版社2016年5月
《中国社会史》

作者:梁庚尧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1月
《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

作者:刘守华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第二本书》

作者: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
《妈妈走的那一年》

作者:威廉·麦克斯韦尔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2016年4月
《古书之爱》

作者:韦力

版本:中华书局2016年4月
《朱生豪小言集》

作者:朱生豪

版本:商务印书馆2016年3月
《破解资源诅咒》

作者:张复明等

版本:商务印书馆2016年4月

  主打

  《改革中的人民》

  作者:戴维·D·霍尔

  版本:译林出版社2016年5月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D·霍尔现就职于哈佛大学神学院,常年致力于对17世纪新英格兰教会史的研究。《改革中的人民》英文版出版于2011年,它最具挑战性的地方在于打破了人们对于清教徒的刻板印象,重新评估了清教徒移民在新英格兰早期历史中作为改革者的作用。他们坚信公众的“同意”是世俗政府建立的前提,以自由、平等、和平校正社会制度。霍尔认为这些清教徒移民建立了一个超越于时代的公民社会,在那样一个滞顽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走得太靠前,以至于当时没有太多人敢于用“民主”来描述这些实践的愿景。

  相对于这本启示性很强的新著,霍尔早在1990年就凭借《Worlds of Wonder, Days of Judgement》获得关注和认可,作品讲述了普通清教徒如何在宗教生活中安身立命。如今,他已是清教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了。期待这部早期开山之作也能以中文版面世。

  《中国社会史》

  作者:梁庚尧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1月

  以《中国社会史》为名的著作,早在1995年就有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中文版出版。谢和耐一气呵成,从上古时代讲到毛泽东逝世。该作品成为英美通用的简明中国通史教材。2007年,吕思勉的版本出版,以财产、婚姻、宗族、政体等18题为架构,论述了中国历史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中西兼顾之后,对岸不应遗漏。台湾历史学者梁庚尧的《中国社会史》于台版出版两年后在大陆面世。梁庚尧精于宋代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史研究,他的这一版本从早期农村的兴起讲起,收尾于近代中国农村的衰敝;但又未拘于通史写作的时间脉络,将佛道文化的兴起、身份制度、茶盐制度、人口变动、门第社会、秘密会党等专题通融其中,照观全面,针脚细密。史学家讲史如缝衣,走针的方式决定着衣服是否经穿。不妨将吕思勉和梁庚尧两个版本对照来读,品品针脚。

  文学

  《一个蕴含史诗魅力的中国民间故事》

  作者:刘守华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资深民间文学学者刘守华从1979年起便开始了对“求好运”故事的研究,并在国内不同地区各民族中搜集了210篇同母题的文本(异文)。学者刘锡成认为,将社会底层民众近现代口头传颂的二百多篇异文作为整体,再联系近年的民工潮,其“史诗”深意自现。循着一个故事或歌谣展开研究,这种探索可回溯到五四时期董作宾的《看见她》和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求好运”是刘守华承继这一传统的深度挖掘。30年间,学术风潮在变,但他对故事的追寻并未停止。

  《第二本书》

  作者: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

  这本书是娜杰日达关于丈夫曼德施塔姆“回忆录三部曲”中的第二卷,书中收录了若干零碎文章及对曼德施塔姆部分诗作的批注,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白色恐怖时代中这对诗人夫妇的遭遇。第二卷在内容上的厚重度并不及首卷,但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作为丈夫的崇拜者,娜杰日达在首卷的书写中隐去了自己,在本卷中则开始有了主体意识。她对同期诗人的评述虽性情所致偶有苛刻,但仍不乏洞见。另外,因其琐碎,反倒允许了一些动人细节的存在。书的结尾是一封无处投寄的信,信中写道,“我现在甚至不抬头看天了,如果我看到一朵乌云,我该把它指给谁看呢?”原来战斗民族的情书也可以柔肠百转。

  《妈妈走的那一年》

  作者:威廉·麦克斯韦尔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2016年4月

  好的译者有时会帮作者忙,因为有些读者并不是追着作者读,而是追着译者读作者。程应铸曾译了麦克斯韦尔的《再见,明天见》,之后又译出这本从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讲述母亲离开后那一年的小说。麦克斯韦尔本身也履历丰富,身兼编辑、作家等多种身份。一位普通读者形容,作者的文字是透明的,读者细读便能触到伤及骨髓的痛感。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则称其为“美国文学界一颗遗落的钻石”。从这个角度来说,麦克斯韦尔在中国遇到一位好译者,并由此顺利被引介入中国,也算是一种幸运。

  新知

  《古书之爱》

  作者:韦力

  版本:中华书局2016年4月

  人无癖不可交,藏书家韦力收有7万余本古籍善本,沉进古书三十年。近年来,韦力出版了一系列与古书为题的作品,如《得书记·失书记》《古书之爱》《古书之媒》。一个执着的藏书人,寻书、收书的过程足可写成一部侦探小说;而有癖的藏书人,得书、失书之间,也有不同风度。无论你是对古书、藏书还是有癖之人感兴趣,这本书都可做一道引子。

  《朱生豪小言集》

  作者:朱生豪

  版本:商务印书馆2016年3月

  朱生豪,因曾是莎士比亚作品译者的缘故,总与“会说情话”的大众印象脱不开。但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他还为上海“孤岛”中的《中美日报》写过“小言集”专栏,就国内、国际战事与时局发表评论。断断续续,每篇二三百字,他积累下四十余万字的时政文字。其中,常有对《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提及和参考,也不乏对底层普通民众的关照。当时文化审查制度严格,他反向巧用文字敏感,以小言申大义,兼有智识与良知。

  《破解资源诅咒》

  作者:张复明等

  版本:商务印书馆2016年4月

  尽管资源与大众息息相关,但相较商业、历史、科学等议题在流行读物中的泛滥,有关资源的理性讨论较少进入大众的视野。于是我推荐了这本典型的研究性著作,尽管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些论述、术语略显生涩。书的副标是“矿业收益、要素配置与社会福利”,在书中,这三点又与腐败、两极分化等关键词连在了一起。社会福利的损失是如何在资源产业链上具体造成的?它应该是大众读者关注的问题。

  本期主持编辑 孔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