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时事评论
下一篇

贴上“诺奖级”标签,离诺奖还有多远?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视点

  无论是从“江山代有人才出”,还是任何成果、理论、假说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来看,诺奖级成果只是一种安慰人和鼓舞人的称谓,并不能当真。

  由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被一些人称为“诺奖级科学家”,这一成果也被称为“诺奖级成果”。

  “诺奖级”称谓的直接来源是,此前的一项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也被视为竞争诺贝尔奖的热门成果,而韩春雨团队的成果与CRISPR-Cas9技术各有千秋,并且有独特性,因此也被视为诺奖级成果。

  2013年,中国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的联合研究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评论称,“这是第一次从中国科学家自己的实验室里得到了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发现。”但在接受媒体询问时,杨振宁又称,没有一个定义说什么样子的工作,就是诺贝尔奖级的,只是科学界的多多少少的一种共识。

  事实上,诺奖级成果并无什么准确的标准和定义,但根据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可以看到,获得诺贝尔奖的都是开创性和原创性、有重大发现,或者对社会有巨大作用和影响的前沿科技成果。

  但诺奖级成果与(获)诺奖成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相当于诺奖级的成果,后者确实就是(获)诺奖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NgAgo-gDNA和CRISPR-Cas9以及其他类似的成果都可称为诺奖级成果,但并非是诺奖成果。

  通俗地说,NgAgo-gDNA就是一种新的基因剪刀,用它可以编辑DNA分子。韩春雨团队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一个可以在常温下使用单链DNA做导向的Ago同源蛋白,并证明,在人类细胞内NgAgo可以可编程地定点切割双链DNA,从而实现基因组编辑。这也意味着,利用NgAgo-gDNA这种新的基因剪刀可以治疗疾病,研发新药,并且设计新的生物品种。例如,切除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治疗该种疾病。

  但是,此前的CRISPR-Cas9编辑基因更为成熟,NgAgo-gDNA虽然可能比CRISPR-Cas9更简洁,但却无法切割线性化的DNA。总之,两者各有千秋,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NgAgo-gDNA这种新基因剪刀是否更好用,还需要未来的实践检验。而且可以预测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基因剪刀出现,因为,在CRISPR-Cas9出现时,人们就认为该项技术会有较大的和更广泛的发展,但没有几年,就出现了新的基因剪刀NgAgo-gDNA,说明在基因编辑这一领域以及更为广泛的基因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诺奖级的成果会联袂结队,翩翩而来。

  无论是从“江山代有人才出”,还是任何成果、理论、假说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来看,诺奖级成果只是一种安慰人和鼓舞人的称谓,并不能当真。

  □张田勘(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