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我极重要的电影启蒙。更重要的是,我怀念那个看电影的盛世,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这段光阴。感谢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感谢那个年代,来自异国的电影,让我看到人性之光在非如此不可的使命中,就是这样管不住地闪闪发亮。
1
我常跟比我晚出生的同好讲,真论看电影的盛世,特指是在影院里与一群陌生人同喜同悲的境遇,还得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这段光阴。现在的院线电影,若跟那时相比,只能用单调形容。仅拿外国影片说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再普通的影迷,也能在哪怕是县城里、丝毫不计装潢的影院里看到不同形态、类型、风范的影片。你可以和刚刚拭去汗水的工人、农民一道观摩《最后一班地铁》、《德州巴黎》、《印度之行》这类的影史经典。这让很多早慧的电影青年在少年时便已知晓费里尼、法斯宾德、塞尔乔·莱昂内等电影大家的名姓。你也能与你的同学、朋友一起欣赏《屠夫》、《海魔》、《一个酋长的胜利》这样好像籍籍无名,但绝对充满异域情调的佳作。
还有一点,我们所能选择的国别也是极为丰富的,除了美、日、苏、法这样的电影大国,当时在大小不等的影院里看得最多的是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电影。但其实还有菲律宾、斯里兰卡、荷兰、西班牙、瑞典、挪威、委内瑞拉、土耳其、新西兰、葡萄牙、奥地利等国家的电影。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
2
更早的时候,新中国放映的外国电影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左倾色彩的西方世界的影片,最典型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一系列传世经典。另一类就是与我们同一阵营的,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按国别来说的话,全部引进过。所谓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脑。孩子们在电影里学着去浪掷时光,学着与那个大时代的尚武精神去同呼吸、共命运,当然也学着去爱一个人或更多的人。
我自己幼时,最喜欢的是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电影,而在这其中,由刚刚去世的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5月22日,在贝尔格莱德因病过逝,享年83岁)主演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则是我极重要的电影启蒙。这一点,我想和我同龄的人,都会有同感。这部城市游击战兼谍战片,让还没有学过世界史的我,就知道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回事,也承认纳粹德国的军服是所有戎装里最笔挺的。
至于说到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得承认他是那时候的中国观众极为熟悉的一张面孔,但对他的热爱,其实持续度不够。不然,他后来主演的《你好,出租车》以及客串的《临时工》,在当时的放映环境里,都不及他的“瓦尔特”引发出那般强烈的影响。一个也许不太礼貌的说法,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过于阳刚和冷峻了,他是个让你放心的,可以与其并肩作战的战斗伙伴。当你对成为英雄不再充满幻想和兴趣的时候,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只是成为你的一段难忘的记忆,而无法进入你更漫长更琐碎的人生提醒之中。他的故去,对我而言,只是引发了我幼年的、那个还来不及虚荣、还毋须功利的观影印记。
3
具体说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对当时国人的观影震撼,是让我们看到其他国家的游击队员们都很体面,装着漂亮的夹克衫、呢西装,他们所住的公寓也很宽敞、明亮。虽然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洒热血、抛头颅,但他们只是冷冷的,不苟言笑地去付诸于行动。在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面前默默地、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又不失坚毅地穿行。
在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的对敌斗争中,这部影片仍然充满了情感元素。但这个任务一般不由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来承担。片中有位钟表匠,同时也是位地下党。他为了不暴露瓦尔特的身份,而慨然赴死。他死之前,他曾劝他漂亮善良的女儿不要去充当激进分子,而他的女儿还是死在了纳粹的枪口之下。他临终前,对他的徒弟说:要好好地学手艺,一辈子都学得着。而他自己死时,一群白鸽掠过整个萨拉热窝的上空,机枪声和翅膀的扇动声交织成生命的交响。后来我看吴宇森电影中的白鸽同样在枪声中飞翔时,真是见怪不怪了。钟表匠捐躯的这一幕,时不时就在脑海子转上一圈,它予我最大的感受时,战争已经到来,而和平同样就迫在眉睫。这从他慢条斯理的从挂钟里取下左轮手枪到他与周围的铁匠寒暄时的平淡如常的口气中,都能感受到一份静谧。
4
当年参与译制这部影片的,不是声名显赫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和长春电影译制片厂,而是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不少演员来完成。好比今年去世的葛存壮就为假瓦尔特代言,而演过江姐的于蓝则为一个女叛徒配音。为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配音的是鲁非。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音乐非常好听,庄严、肃穆,还带着隐隐的激扬。它不是进行曲般引领着我们一路冲杀,而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没有枪声的日子就要到来。而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是近四十年来,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外国歌曲之一。这本是首意大利民谣,却在曾被意大利占领过的南斯拉夫这块热土上,被游击队员们广为传唱。这首曲子在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中也被反复吟唱。
《桥》也是那个年代的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部电影,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几乎可说是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桥》在做工上没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般精致,或者说具有神话意味,但更充满人情味和战争的实感。影片的主线是一个桥梁工程师要亲自炸毁自己最满意的一个作品,一座在他看来最完美的桥。战争的荒谬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就是要把你心中最美丽的东西毁灭掉。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大多时候,都像一个战争机器,对敌人,对战友都是如此。他健壮高大的身形配上他表情稀薄的脸,让我们看到这个经验丰富的游击队长已经被战争彻底地锻造成形,他只有面对一个身份可疑的女人时,才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份近乎非职业本身所不应有的信任。严格来说,是连他自己也没有觉察到的温情。事实上,他的直觉上是对的,这是个勇敢而坚贞的女同志。
5
《桥》最触目惊心的一幕,是游击队遭到了德军的伏击。一个年轻又可爱的游击队员孤身进入了包围圈,他的子弹全部打光,眼看就要束手就擒。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毫不留情地命令手下将手榴弹扔向德寇,也包括自己的战友。他的那个手下,含着热泪完成了这个壮举,让他最年轻的伙伴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一场景,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战争对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所进行的双重打击,那是在一个湖中央,炮弹溅起的水花腾空而起,小我的光芒就此泯灭,但仿佛还有一束更灼人的光线刺向我们的内心深处。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向那个迟迟不愿引爆手榴弹的游击队员发脾气,但他的怒火更多的是对他自己。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表演最好的时刻,就是这样一个钢铁一般的男人,他残忍中的不忍、他无情中的无奈,就这么不经意冲决了他的智慧,他的意志。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感谢那个年代,来自异国的电影,让我看到人性之光在非如此不可的使命中,就是这样管不住地闪闪发亮。□赛人(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