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八十年代,百废待兴之际,带着对本土问题的焦虑,中国知识界开始转向西方寻求思想资源。尼采、萨特、弗洛伊德、海德格尔,每一波思潮的译介,都近乎于洗心革面。那些书籍在一片荒漠之中无疑起到了“启蒙”作用,为一代人打下了共同的知识基底。“人文精神”在陷入知识焦渴的社会中引领着风尚。
然而,九十年代,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文人纷纷下海经商,或躲入象牙塔。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和社会科学配合着“发展”和“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在九十年代兴起,西方思想的译介一时陷入了低迷。此后,知识界因对现实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愈发难以弥合的鸿沟,政治立场的分化、学科的分野林立,使得“话语”上的共识越来越弱。“人文精神”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了。
“八十年代,我们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世界所需要的东西,因为过于贫乏的资源恰恰造就了选择上的明晰。在今天,我们不是真的能判断我们需要什么东西,因为选项太多了,所有东西在其中都被庸俗化之后,才能进入到大众‘有用’的‘选单’里。人们更喜欢在‘有用’和‘没用’的二分中来审视其中出现的一切信息,比如风水有用,德勒兹没用,周易有用,黑格尔没用。这个结果,本身就是今天中国社会的症候,将一切有深度的思想贬斥为有用-无用的二分的信息。今天恰恰是书籍众多反而大家不看书的时代。”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感叹说。
近些年,西方理论的译介又迎来了一小波热潮,各出版社争先恐后介入这一领域。互联网的平台使得获取文献资料比早年便利太多,大量留学生在西方接触到了前沿思想,这一代没有历史包袱的年轻人投入到了西方思想的译介之中,“拜德雅”丛书系列便应运而生了。
这些年轻学人希望重新关怀生命形式之无限的可能性,企图通过“拜德雅”这一古希腊学园中所传授的用于培育城邦公民的教学内容的概念,指向一种更广阔的“人文科学”的重构,所涉及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诸多方面的总和,那些使人具有人之心智、人之德性、人之美感的全部领域的汇集。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破碎之后,他们凭着思想的自觉,想象一种德雅兼蓄之学,为迷失在海量数据信息的迷宫之中的人们重新找到一个精神的方向,重新唤回我们失落了的“人文精神”。
□新京报记者 伍勤
详见B01-B05·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