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书评周刊·主题

不简单的幼儿阅读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阅读对幼儿的心智成长具有根本性意义,这在现如今的学龄前儿童教育领域是一个基本共识。人们意识到,相对于卡通片和动画片,图书对儿童理解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更为基础。因为卡通片和动画片在快速变换的画面中对故事的呈现不仅会伤害到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视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会压抑儿童的想象力,过快的叙述节奏没有给儿童留下理解故事的想象空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女儿出生前就决定客厅不放置电视,而是做了一面墙的书架,以便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氛围,将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然而,等女儿真正出生了,事情的进展却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读什么样的书?如何阅读?读书要达到的效果?这些未曾意料的问题都随着孩子的成长冒出来了。

  给孩子选书面临重重疑惑

  对于我们这些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有书读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然而,现在却是一个图书的超级丰富的时代。今天的问题不是有没有书读,而是如何在如此海量的图书中挑选。根据网站销售排行榜买书却往往上当:糟糕的绘图、干瘪的译文甚或说教的内容,这样的书怎能用来培育孩子美好的心灵呢?

  请孩子已经稍大一些的朋友推荐,固然得到一些非常好的书,但遇到了更麻烦。有一位研究教育学的同事曾严肃告知:不要让孩子读任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图书,而另一位研究中国哲学的朋友则正相反,坚持要给孩子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图书,甚至要孩子背诵《三字经》和《百家姓》。那么,到底该让孩子读翻译过来的科幻探险图书,还是读改编自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呢?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恬静的山村,虽然生活贫瘠,但春季山野烂漫的花树、夏季郁郁葱葱的山林、秋季甜蜜的果实和丰硕的粮食以及冬季纯净的冰雪世界培育我纯真而美好的心灵,童年的我对世界充满着深情的希望。现在女儿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中再没有适宜的自然风物,有的只是水泥森林、车水马龙和肮脏的空气,因此在引导女儿阅读时,我坚持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给她一个充满美好的童年世界,否则还有什么能让她在未来的生活中,活得积极乐观呢?

  然而,一位朋友的话又令我陷入茫然。他认为,如果我们不给孩子展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苦难,他们也许永远难以融入社会。因此,重要的不是如何给孩子塑造一个虚幻的美好世界,而是如何将残酷的现实展示给孩子,从小就培养孩子对黑暗、残忍、恐惧和无助的感知。但展示的界限在哪里呢?我们如何知道现实的残酷是否已经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阅读的过程会碰到难题

  幼教专家告诉人们,应该尽可能地塑造阅读的氛围,读书时应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不应该为了适应幼儿的理解力而改变词语和语句,等等。总之,阅读的过程必须是愉快的,幼儿只有在愉快的感受中才能顺利成长,理解是学习的前提。

  然而,这种观念却与传统的蒙学方法正相反。后者强调背诵,甚至借助严苛的体罚令幼儿熟记相关内容,其理念是先记忆后理解。无论我们如何强调现代快乐教育法合乎人性,但一个根本问题是:成长不可能不包含痛苦,如果幼儿不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尝到痛苦的滋味,那么,他们总有一天要独自去承受痛苦。而这意味着,只有是久经证明的经典,即使强迫幼儿接受也对他们的成长有益。

  阅读的目的也难以确定

  女儿性格沉静,平时就不爱热闹,读书也喜欢静谧舒适的景和事,比如有一套《小鹅咕茜》,简单的文字、故事情节和插图,她百看不厌。她妈妈为此很焦急,因为她觉得循此发展,孩子会越来越内向,不利于将来的成长。因此,要引导孩子变得更加活泼、开朗,积极与人相处,当然在阅读方面也要着力,比如让她多读一些故事性强的书和与待人接物有关的书。尽管对夫人改造孩子性格的坚决态度不赞成,但我也无法反对她的做法。这个世界不是更适合那些外向积极的人们吗?而更令人头疼的是周围人们对孩子阅读的理解和期望。孩子拿起一本书,大人们见到了就会问:这个是什么字啊?有热心的还要教孩子认字,给孩子讲其中的道理。如果告诉他们,孩子读书并没有什么目的,他们总是会觉得不可理解。那么,幼儿阅读到底是要顺应性情还是要改变性格?是要构建想象世界还是要识字明理?

  以上种种都是无解的难题,因为关于人的一切问题,都不存在绝对真理。因此,在教育幼儿阅读时,我们最好先思考一下。尽管不能获得这些问题的确定答案,但经过思考后,我们或许会不再偏执,而偏执总是从根本上阻碍孩子的自由成长。

  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经验谈

  首先,将读书和讲故事分开。到读书的时间,让孩子坐好,专注地听讲。等孩子该上床休息了,就到讲故事时间,这时最好将记好的故事慢慢讲给孩子听。不要在床上给孩子读书,这样一方面因为孩子看插画而伤害视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入睡。

  其次,不要因为幼儿一时不愿读书就放弃培养阅读习惯,也不要强制幼儿阅读。只有幼儿觉得有趣的图书才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而即便如此,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很短。因此,培养阅读习惯要靠长期的坚持。

  最后,虽说现在是海量图书的时代,虽然也有很多办法找到好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读的书越多越好。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过极简的生活,这样我们才不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陈联营(学者,译有汉娜·阿伦特著《责任与判断》)

  亲子书

  《好饿的毛毛虫》

  作者:艾瑞克·卡尔

  版本:明天出版社

  2008年4月

  适合一两岁咿呀学语的时期,孩子会对书中被毛毛虫吃掉的洞洞很感兴趣。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作者:五味太郎

  版本:明天出版社

  2008年10月

  两岁左右的宝宝通过这本书能养成刷牙的习惯。

  《跟着姥姥去遛弯儿》

  作者:保冬妮 李萌

  版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0年5月

  老北京种种有趣的日常生活细节通过绕口令表达出来。

  《小鹅咕茜》

  作者:劳拉·沃尔

  版本: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5年2月

  简洁的画面传递友谊和爱。

  《艾美丽的小兔子》

  作者:克莱茜达·考埃尔

  版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年9月

  幼儿世界中出奇的想象。

  父母书

  卢梭的《爱弥儿》

  作者:卢梭

  版本:商务印书馆

  1978年6月

  我知道,将它作为幼儿阅读的指南颇具反讽意味,因为卢梭主张孩子在十二岁之前根本不应该接触书本。在这个人人都倡导幼儿阅读的时代,为了理解幼儿阅读中包含的疑难,我们也许首先就得想想卢梭的反对意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