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关注

模拟开飞机、体验“天宫一号”

“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800多件实物、120多件模型;可到北京展览馆免费体验,截至明天

2016年06月0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北京展览馆内举办“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观众可通过800多件实物、120多件模型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昨日,北京展览馆内举办“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工作人员在讲解科技成果。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新京报讯 (记者王硕)昨日,正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迎来展出后的首个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虽然内容“高大上”,但展览却非常“接地气”,因此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参观。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据这几年的统计,中国在创新方面,每年都在提高自己的世界排位,到2020年,中国的排位将进入第一梯队,达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

  展品均为“十二五”标志性科技成果

  此次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共分总况、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农业科技、民生科技、区域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人才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10个展区,通过800多件实物、120多件模型、近百项互动项目等,全面系统展示了“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进展。

  在主展馆外的广场上,白色的船载无人机、10公斤/秒大喂入量智能谷物联合收割机、海洋环境智能综合监测平台等50件难得一见的“大块头”展品引不少观众围观。

  而在10个室内展区中,“海马号”4500米作业级无人遥控潜水器、量子通信、天宫一号模拟体验舱、北斗导航系统、天河二号、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高精尖展品,吸引参观者广泛关注,不时有感兴趣的代表上前咨询。

  据悉,此次展览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主办,从6月1日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将于6月7日闭幕。

  面向2030年还将部署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王志刚表示,“十一五”成就展时,我国在一些科研方面已经有了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一些从纵向看值得骄傲、但从横向看水平还不太高的一批成果。

  到“十二五”成就展,从领衔专家自信的态度可以看到这五年我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探索方面都取得一定科技成果,很多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王志刚举例说,2003年SARS让大家感到慌张不知所措,今天在遇到H7N9、埃博拉等病毒,在探测病毒的现状,研究一些疫苗去防治以及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社会都没有像2003年那样慌乱。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距今不到5年。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王志刚表示有信心。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对于三个目标,三步走,“我们是能够实现的。”

  王志刚透露,接下来的“十三五”,会继续把国家资源配在一些重大目标和重点项目上,使它能够产生与重大专项相匹配的战略性成果,支撑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

  而面向2030年,还会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这些都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

  ■ 现场

  高精尖技术让观众“摸得着”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十二五”科技成就展非常“接地气”。通过实物展出、虚拟现实、裸眼3D等方式全面系统地向公众呈现,使高精尖科技让观众“看得懂”“摸得着”。

  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展区,“天宫一号”模拟体验舱吸引了大量观众。模型内部仿照天宫一号真实场景制作,并配合实物展品和液晶电视屏幕播放航天员太空生活和工作场景,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

  同在这一区域内,参观者还可以参与答题互动,答题过关后,观众可通过VR(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宇航员出舱的过程。“完全宇航员的视角,立体感、失重感都有,太逼真了!”从虚拟现实体验坐椅上下来,观众直呼过瘾。

  此外,该展区还展示了多个见证我国航天事业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珍稀实物,比如一台于2014年10月24日发射、11月1日回收的“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实物。

  模拟驾驶C919大飞机“带你飞”

  作为我国在2006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之一,大飞机专项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总装下线,为首飞奠定坚实基础,订单已达514架。C919到底是长什么样子?在展会上,大块头的国产大飞机运-20和C919以大模型的方式登上展台。

  此外,中国商飞公司还搬来了未来智能驾驶舱。观众可以坐进舱内驾驶,感受前后左右的摆动,仿佛正在云中穿行。据介绍,这套未来智能驾驶舱系统是第一次展出,由展方从实验室直接搬来。

  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将来飞机的智能驾驶舱都会采用超宽超大触摸显示屏,以触摸和语音控制作为主要控制方案,并集成增强型态势感知技术,可以实现驾驶舱的智能控制。

  此外,在展区内,逼真的“管制员飞行体验器”体验项目也深受观众喜爱。系统搭载川大研制的3D实时渲染引擎,支持更高的仿真模型精度,坐在里面,即可以飞行员的视角,体验飞机起飞、飞行及落地全过程。据介绍,该设备主要应用在军民航飞行员和管制员训练中。

  ■ 展会上的“神器”

  1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全球最快

  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峰值计算时可达每秒54.9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连续6次位列国际高性能计算TOP500排行榜第一,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是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建设和科学工程计算领域。

  2 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可搜寻星际信号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直径达500米,可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探测星际分子,搜寻星际通讯信号等。建成后,和国内其他5个现有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能够观测天体构造的高清系统。

  3 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日穿山洞86米

  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台大直径(8米级)硬岩隧道掘进机。能够快速实现硬岩隧道开挖、出碴、支护作业,已在吉林引松供水、神华煤矿斜井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应用,并创造出月进度1209米,日进尺86.5米的中国纪录。

  4 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开展手术2000例

  我国自主创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精确度可达到0.8毫米,可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而且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等优势。据了解,这个系统已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十多家医院使用,累计手术超过2000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