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公众监督可摆脱权力异化的心理“幻觉”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心理嘀咕

  任性的执法行为一旦在民众中激起公愤,无疑会带来一系列对警员不利的社会后果,例如,在亲友圈被排斥,在同学朋友圈成坏典型等。

  端午假期,深圳宝安派出所警员陈某因强制传唤两名女孩的对话视频引爆了舆论。深圳宝安警方根据舆论线索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公示,涉事警员被暂时停职,并参加相关学习;宝安警方的领导也向涉事的两名女孩诚恳道歉并取得了对方理解。应该说,深圳警方的及时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舆论的进一步发酵,并迅速平息了相关争议。

  近两个月来,全国多地爆出警方不规范执法的事件。对民众来说,若本该守护安全的某些警察滥用权力,这将从心理上令大家丧失掉对法律的信任以及社会生活普遍的安全感。这也是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规范执法的要义之所在。

  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C.McClelland)认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三种重要的心理需求,即亲和需求、权力需求和成就需求。其中权力需求会驱使一个人追逐权力以及权力所带来的权力感。在心理学里面,权力意味着对资源的掌控,一个人掌控的资源越丰富,而且这些资源对于其他人来说越依赖,那么他就拥有越大的权力。

  警察拥有执行法律的权力,这种权力对于社会民众来说具有强制性。因此,人们在行使这种具有强制性的权力时,会使内心的权力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心理学研究证实,有些人一旦拥有权力,甚至仅仅是感受到权力感,他们的心理认知、社会认知往往就会发生不知不觉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反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忽视情境的以及其他条件性的制约因素。其次,权力带来的认知改变也会体现在“物化”或者“工具化”低权力者的倾向,即不再将他人视为有情感、有欲望、有诉求的人,而是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达成某种秩序的必要资源或阻碍。

  具体到一名警察在行使执法权力的过程中,如果他行使这项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那么行使权力以及体验到权力感所带来的认知扭曲就可能会发生、强化,甚至习惯化。

  同时,行使不受制约的权力,也难免产生“物化”、“工具化”被执法对象的倾向。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民众会被视为完成绩效的工具、实现创收的途径……不过,基层警员任性的执法行为一旦在民众中激起民怨或者公愤,那么,无疑会带来一系列对警员不利的社会后果,例如,在亲友圈被排斥,在同学朋友圈成坏典型等。

  因此,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执法,执法行为应受到不仅来自体制内的督察,更要受到广大民众的监督。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也反复证实,权力的外部监督远比权力者个人的自觉收敛更为有效。事实上,保证外部有效监督,这既是对基层警员行使执法权力最有效的制衡和约束,也会避免任性的权力感所带来的认知扭曲、摆脱权力异化对人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