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CPI上涨看似平稳通胀实则存暗流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宏观大势

  去产能的加速迈进,配合L形甚至倒L形经济走向趋势,再借助外紧内松的货币政策,极可能导致通胀压力持续增加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CPI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2.1%。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

  就现实而言,今年1月至5月份CPI平均同比上涨仅2.1%,离3%的警戒线仍有一段距离,已经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没有减退的当下,是不是通胀压力不大就可以在现有的货币政策执行上高枕无忧?是不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就可以不考虑通胀压力的影响来安排生产经营?我认为,内生性的隐性通胀压力仍不能轻视,仍需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引起重视。

  首先,从国内物价走势看,从曾经的“姜你军”、“向钱葱”,到今年的“蒜你狠”、“猪飞天”等,其价格涨跌的异常表现,有其存在的内在必然性:这些商品所具备的周期性特点,使其一旦供给不足或人为刻意囤积待涨,价格的涨跌则往往会因垄断供给或类垄断供给,以及不良商家联合垄断销售,引发出“冰火两重天”的极端价格走势,让通胀压力在看似CPI平稳上涨仅2.1%的大背景下,实则“暗流涌动”。

  同时,由于目前全国缺乏统一的商品参考价或指导价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反向助力下,会导致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垄断价格不同程度地出现,从而产生难以预知的隐性通胀压力。

  其次,就去产能而言,若抓实去产能,那钢材、水泥、煤炭、电解铝、石化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能就会下降,而在过去十多年来其他商品价格呈“几何倍数”上涨的带动下,钢材、水泥、煤炭等大宗商品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原始期价格”上,在产能下降的强力推动下,就会实现其价格的理性回归。这样一来,过剩行业的大宗商品,因价值回归而出现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势必会增加。

  还有,根据“权威人士”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运行呈L形走向的判断,实体经济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仍有可能在利润底部徘徊。而与之相反的是,以互联网为主体的虚拟经济近年来却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以依托于互联网的各类电子商务产业为例,不仅其发展速度惊人,其利润空间同样惊人。倘若在今后几年,实体经济仍旧难以走出“底部区域”,可能会不自觉地通过缩减产能来增效增利,或者想方设法脱实入虚进入虚拟经济行业“抢食”,致使经济实体因潜在缩减产能而引发产出不足,其产品价格会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左右下,逐步出现大幅上涨,致使内生性的通胀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

  此外,为摆脱经济下行压力的制约,近年来一直实行的相对稳健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为货币发行增速超过CPI涨幅创造了条件。再就是,为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央行今年以来开展的“花样放水”——提供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一直没有停止,仅4月份就达到7150亿元。这种看似稳健的货币政策,实则已演化为外紧内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货币供应打开了阀门,亦进一步催生了隐性通胀压力。

  因此,一旦物价控制手段乏力,外加去产能的加速迈进,配合L形甚至倒L形经济走向趋势,再借助外紧内松的货币政策,那么,通胀压力持续增加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实体经济受影响的程度就会加深,其后果不言而喻。

  □雷振华(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