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娱新闻·作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娱新闻·作品

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四小时戏剧来华演出,引起轰动,新京报为你细解该剧

《阿波隆尼亚》 关于牺牲,我们想错了吗?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在《阿波隆尼亚》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用木偶代表孩子。
以音乐铺就诗意的氛围
将牺牲的暴力感直接呈现在舞台上
《阿波隆尼亚》讲述了三个女人的牺牲,三个故事连接了古希腊神话与20世纪欧洲屠犹史。 所有剧照由主办方提供

  经过了上个周末,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已经成为被中国戏剧界和观众铭记的一个名字。

  这位波兰中生代导演以其四小时鸿篇巨制的《阿波隆尼亚》,登陆2016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引得一批北京观众到天津大剧院跨城追剧。6月10日、11日在天津大剧院上演的《阿波隆尼亚》被公认为是瓦里科夫斯基的代表作,曾于2009年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首演。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神剧”,新京报为你详细解读。

  关于导演手法,你该知道的……

  拼贴剧本,从古希腊讲到20世纪

  瓦里科夫斯基最标志性的导演方法之一就是他酷爱拼贴剧本,改编串联几个故事讲述当代的主题。在另一部广受赞誉的作品《莎士比亚非洲故事》中,他曾经联结了《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这三部莎士比亚名剧中的悲剧英雄形象,赋予它们新的意涵。在他眼中,李尔王、奥赛罗,以及《威尼斯商人》中的“反派”夏洛克,遭受的是现代社会中的三种排斥:年龄歧视、种族歧视、反犹太主义。

  此番《阿波隆尼亚》的故事同样规模庞杂,也同样充斥着多个来自不同时代的文本,其中包括古希腊戏剧《阿伽门农》、《阿尔刻提斯》、二战时期波兰女人阿波隆尼亚因救助犹太人的真实事件、库切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安徒生的《母亲的故事》、卡夫卡的《致科学院的报告》以及乔纳森·利特尔改编自《阿伽门农》的小说《善心女神》。

  在戏的上半场,主要是三位女性牺牲者的事迹,她们也是全剧的主人公。三段故事各自独立,直到下半场“颁奖礼”的重头戏,所有的故事才逐渐清晰串联成一条主线。

  将牺牲的暴力感呈现在舞台上

  除了标志性的改编技巧,瓦里科夫斯基的导演方法也值得一提。先后师从两位戏剧殿堂的顶级大师——彼得·布鲁克、克里斯蒂安·陆帕,无疑影响了他的剧场美学。陆帕高度视觉化的舞台与超越一般剧场作品时长的史诗结构,布鲁克善以音乐铺就诗意的氛围,都可以在瓦里科夫斯基的舞台上找到影子。不同的是,瓦里科夫斯基所感兴趣的主题与表现方式都更为直接、粗粝。古希腊悲剧从不在舞台上展现暴力事件,而瓦里科夫斯基则将牺牲的暴力感呈现在舞台上,剧中几位女性角色的死都有直接的呈现。

  克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

  1962年生于波兰,曾在波兰学习历史和哲学,上世纪80年代初前往巴黎索邦大学学习戏剧史,其间因参加工作坊结识了彼得·布鲁克。1989年,他返回波兰的克拉科夫学习戏剧,成为克里斯蒂安·陆帕的学生,并在他的作品中担任助理导演。上世纪90年代,瓦里科夫斯基应彼得·布鲁克之邀,进入巴黎北方剧院担任其助理导演。而后他独立执导了一系列莎士比亚名剧和当代剧作。2001年起,他的作品接连受邀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他已成为当今欧陆最受瞩目的戏剧导演之一。

  关于牺牲,她们有理由……

  为了家国

  第一个故事来自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牺牲者伊菲革涅亚,是古希腊迈锡尼国王、特洛伊战争的发动者阿伽门农的长女。阿伽门农在出征时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要以女儿伊菲革涅亚作为祭品去换取战争的胜利。为了家国利益,伊菲革涅亚甘愿献祭,却也由此埋下了十年之后,其母克吕泰涅斯特拉为她复仇,伙同情人刺杀了凯旋的丈夫阿伽门农。此后,伊菲革涅亚的弟弟俄瑞斯忒斯又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

  为了丈夫

  第二个故事来自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阿尔刻提斯》,阿尔刻提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费拉亚国的贤君阿德墨托斯的妻子。阿德墨托斯时日无多,希望找一个人代替他去死,而他年迈的父母都拒绝替儿子去死,只有她心爱的妻子阿尔刻提斯毅然决定用自己的性命交换丈夫的性命,条件是将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并终生不得再娶。而后英雄赫拉克勒斯与冥王搏斗,救回了阿尔刻提斯。赫拉克勒斯将阿尔刻提斯送给阿德墨托斯,但只说这是他在和人比武时赢回的一位女性,送给阿德墨托斯当女佣,后者高兴地接受了。剧中,阿尔刻提斯有三天无法说话,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阿德墨托斯打破了自己的誓言。

  为了犹太人

  第三个故事来自二战时期发生在波兰的一个真实故事。名叫阿波隆尼亚的波兰女人,把11个犹太人藏在了家中的谷仓里。另一个犹太女人为自保,揭发了阿波隆尼亚,而那些被她救下的犹太人也惨遭杀害。无助之际,阿波隆尼亚去找父亲求助,一个审讯她的德国军官给她一个机会,如果她年迈的父亲能为女儿承担罪名,她就能获救。她的父亲拒绝了这个要求,只是冷冷地说“隐藏犹太人的人才应该被惩罚”。最终,身怀六甲的阿波隆尼亚因此牺牲。1997年,当年被阿波隆尼亚救下的生还者丽芙卡作证,以色列的犹太人殉难博物馆授予阿波隆尼亚“国际义人”称号,阿波隆尼亚的大儿子萨维卡替母亲接受这个称号。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表现出对母亲英雄行径的骄傲,而是朗诵了波兰犹太裔作曲家、钢琴家安杰伊·柴可夫斯基的诗歌,表现了对母亲的恨,因母亲为了陌生人而死去,而不是选择和她的儿子一起活下来。

  说

  我最初的直觉就是做一部戏,它应该在二战之后的华沙被做出来,而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出来,比如波兰的共产主义,或是其他一些不赞成的声音。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试图去弥补我们没有做的一些事,关于战争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作品必须要降生。

  ——瓦里科夫斯基在解释创作《阿波隆尼亚》的动机时这样说。

  唱

  “这是最后的星期天,我的幻想,我的幸福,终结了。”

  ——波兰作曲家Jerzy Petersburski创作的探戈音乐《To Ostatnia Niedziela》(《这是最后的星期天》),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Zennon Friedwald填词,描述一对情人在分手之前最后一次见面,由于忧郁的歌词,因此也被称为“自杀探戈”。这首旋律也曾出现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烈日灼人》和《白》中。

  “我藏匿在内衣与恐惧的窗帘之后,在囚禁我终身的牢笼中,有扇窗能望向天空,我的思想曾经自由,现在它们代价高昂,它们榨干了我,我的生活,我的现实”。

  ——现场演出的乐队名叫“Pork Chops”(猪肋排),但是剧团的人说这只是一个自谑的玩笑罢了。这支乐队由几个年轻人联合成立,和很多波兰艺术家合作过,他们创作了好几首最符合剧作意境的歌曲,包括这首《痛苦》。

  关于牺牲,导演有话说……

  牺牲不再是英雄主义神话

  三个故事,连接了古希腊神话与20世纪欧洲屠犹史,导演瓦里科夫斯基借由三个家庭故事所提供的多重视角的丰富语境,探讨了“一次或自愿、或强迫的自我牺牲的行为动机”。

  剧中的三位女性牺牲者,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为了爱情,为了人道主义,做出了自我的牺牲,但在《阿波隆尼亚》中,牺牲却不再是一个带着光环的英雄主义神话,一个绝对政治正确的字眼,透过牺牲,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真实与复杂:好战的阿伽门农鼓吹“战争与前列腺,是神给予男人最棒的两件礼物”,因二者皆满足了男性的一己私欲,为了战争的胜利,他可以不惜牺牲女儿的生命;贤君如阿德墨托斯,意图延长自己的寿命,他老迈的父母不愿为其牺牲,他的妻子却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但她的无私换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为救犹太人而牺牲的阿波隆尼亚,身后却遭受着儿子终生的怨恨,以及享用了生还者丽芙卡那一句“您想要我向您道歉吗?因为我活下来了?”

  牺牲背后更多是痛苦与恐惧

  牺牲的背后总是种种难以解释的动因,掺杂了爱与责任,更多的是痛苦与恐惧。“为什么主人公这么做?她相信什么?她是否伟大?她的恐惧是什么?故事本身和现实都是真实的,它有它自身的力量”。对导演瓦里科夫斯基而言,分析与挖掘“牺牲”这一行为的每个层面,“在政治上并不正确,因为在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英雄举动。然而,如果我们去触及痛处,换言之,我们开始处理这种举动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无法避免地会激起那些自谓问心无愧的人们内心的波澜”。

  创作者对于“牺牲”的态度似已在《阿波隆尼亚》的剧名(A)pollonia中就透露出了端倪,这既是剧中女主角的名字,在写法上又别有深意。Polonia是拉丁语中的“波兰”,前缀a-在古希腊语的语法中代表否定,连起来的(A)pollonia,剧评者乔安拉·托卡尔斯卡·巴齐尔认为代表“一个否定的波兰,一个坏母亲,或者只是简单而真实的波兰女人,一个不只渴望德国,同时也接纳犹太人的女人”。

  关于创作,你所不知道的几件事……

  1 这是一部早该被做出来的作品

  本次中国演出,导演瓦里科夫斯基并未随团前来,但与他合作多年的剧本改编、戏剧构作彼得·格鲁茨辛斯基(Piotr Gruszczynski)来到中国与观众进行了交流,他也介绍了瓦里科夫斯基的工作方法以及《阿波隆尼亚》一剧创作的过程。

  瓦里科夫斯基在2008年创立了自己的剧团华沙新剧团(Teatr Nowy),华沙市为他改造了一个20世纪20年代盖的老厂房作为剧院。在这个有历史感的建筑里,瓦里科夫斯基与他的伙伴们开始思考,这家新剧院的开幕大戏应该是一部与二战历史有关的作品,这也与华沙这座城市相关,众所周知,华沙在二战期间损失惨重,现今的大多数建筑也是在战后重建的。用导演的话来说,“这是一部早该被做出来的作品”。

  2 全剧组希腊小岛上讨论出剧本

  格鲁茨辛斯基介绍,《阿波隆尼亚》创作的第一阶段是全剧组二十多个成员一起去希腊的一个小岛上待了两周。他们租下教堂里的一个大房间用于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各种文章资料,讨论如何使用,进而产生剧本,有了剧本之后演员才开始一点点排练。

  《阿波隆尼亚》使用了众多文本素材,但表达的主题却是清晰的。格鲁茨辛斯基说:“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说《阿波隆尼亚》是关于什么,我会说《阿波隆尼亚》是关于人为什么牺牲自己生命的问题,牺牲在我们的戏中就是讨论三个女主角的故事”。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他这样解释:“把二战的悲剧与古希腊悲剧联系起来,把经典戏剧与真实事件联结,是为了检查或证明,古希腊悲剧或古希腊的处理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触碰真正的悲剧”。

  3 孩子形象用木偶营造奇怪的陌生感

  剧中除了演员表演,还使用了木偶元素,故事里孩子的形象都是由木偶演出的,但这些木偶并不能灵活地动,大多数时候更像是沉默的道具。格鲁茨辛斯基透露,木偶是导演钟爱的表现方式,他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木偶和面具,“它们带来一种非常奇特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感觉,营造出奇怪的陌生感”。而如此处理正是想让观众看到,“孩子们虽然有时候不说话、不参与,但对于家里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们一直体验着,而且非常记得,这些东西影响了他们”。剧中阿伽门农有一句台词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永不结束,或者说战争的结束是,最后一个出生在战争最后一天的孩子,安稳地活到进坟墓时。到那时,战争又会继续落在他孩子的头上,然后落在孩子的孩子的头上”。

  4 下半场“颁奖礼”源自导演真实体验

  下半场的“颁奖礼”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来源于创作者的真实体验。格鲁茨辛斯基介绍,以色列为二战中救助过犹太人的人颁发“国际义人”的特别勋章。有一次,瓦里科夫斯基看到了这个仪式,当时接受勋章的老人很多。“我们发现仪式变得非常自动化,一个一个拿到勋章就走了。人太多,那个仪式不可能举行十几个小时。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叫到,他从站起来到走上舞台的那一段短短的、唯一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主持人会说那个人到底在二战时做了什么,这么点时间只能说出姓名和一个句子,没有更多时间”。

  瓦里科夫斯基对此感到很愤怒,认为怎么能一句话说尽这些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因而他才创作了《阿波隆尼亚》去揭示每一个牺牲背后深层的含义。“古希腊的牺牲是假的,只是故事,二战的牺牲是真的,可能给我们的打击最大,而且发生在不久之前”,格鲁茨辛斯基说。

  新京报记者 陈然 天津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