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延庆区大榆树镇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30年老账本记录时代变迁
新宝庄村这个远郊山区不知名的小村子,连续8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村。2013年,村里建起延庆第一家乡情村史陈列室,而让这个陈列室与众不同的,就是那一摞摞泛黄的老账本。
得知村里要建乡情村史陈列室,在新宝庄村当了30多年会计、时年84岁的刘桂林老人,将他1949年底至1982年村内所有的会计档案捐了出来。
会计账册、户口簿、分田账、记工账、农业税账、集体养猪登记表、交粮账……一册册发黄的老账本记录着这个村庄和时代的变迁。
刘桂林在捐出账本时说道:“只盼着让小辈儿们了解咱村的历史,看看老辈儿人过去的日子是咋过的,能够勤俭持家,珍惜今天的好日子,我这些东西就没白留!”
刘桂林如今已去世,新的会计岳俊耀接过了记账的使命,一页页数字续写着新宝庄村新的故事。
种什么庄稼、挣多少工分均有账可查
五六十年前的北京农村种什么、村民吃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用品、日常开支情况怎样?如今的人们恐怕大多从老一辈人的故事中才能听到。但是,这些情况在新宝庄村都用数字准确地记录在账本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劳动要记工分。“村口一敲钟,大伙就拿着铁锹、锄头去领任务干活,有的剥棒子、种地、锄草,有的放羊、喂猪。工分挣得多,能分到的东西就多。”刘桂林的妻子李淑珍说,一个男的一天记12分,女的记8分,如果是锄草,劳动量大,男的可以记15分。
“家里钱不够花的,就向集体借钱,每年入账时,再计算好工分,把欠款抵清。”村会计岳俊耀向记者展示了一本1968年的账本,社员朱玉臣当年工分3543,年收入198.41元,不过扣除上年欠款,最后还欠村里154.75元。
那时村里都有些什么庄稼?一份作物种植清单显示,高粱、黄豆、小豆、玉米是村里的主要作物。
从账本看不同时期的收入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宝庄村隶属于察哈尔省,全村人口只有310人,人均耕地约3亩,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我们那时候吃食堂,大家把粮食交给大队,大队集体做饭。”李淑珍说。
据岳俊耀介绍,那时,村集体养的猪大都卖掉。一份1969年养猪情况表记录着如下数字:上年圈存53头,年内增加数为44头,本年减少数为60头,最后留下来37头。表里注明本年减少的猪为卖出47头,病死13头。
在新宝庄村的集体收入账本里,清楚地记载着不同时期的收入数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村粮食亩产不足200斤。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72万元,人均收入900元。到2012年底,总收入达到了1164万元,人均收入14342元。
千册村级财务档案填补空白
刘桂林的女儿刘宝荣说,父亲不仅记村里的账,还记自己家里的账。“有时家里买点啥,父亲就让我记下来,他晚上再腾到他的账本上去。”对于父亲为何爱记账,刘宝荣说,父亲特别爱看历史书,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从古到今的历史编成歌。爱历史,或许是父亲成为“记账控”的原因。
在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成立时,刘桂林捐赠的1000多册档案没有规范成卷,村里请来专业档案员对这些旧档案进行分选,按照年份逐一归类。
延庆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是延庆第一份完整的村级财务档案,填补了档案资源的空白。同时,也为今后研究延庆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桂林的老账本对女儿还有着另一种影响。刘宝荣说,看着这些账本就想着过去的生活不容易,“父亲常对我们说,粮食是靠劳动干出来的,一分一毫都要珍惜。他80多岁了还上树剪枝,说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丢了劳动的传统,只要能动,就要劳动。”
通州区张家湾镇乡情村史陈列室
运河文化“牵手”红学文化
京东古镇张家湾建于元代,因水而得名,曾是大运河北起点上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描写的十里街、花枝巷等原型也出自张家湾。
运河沉舟、老城门、通运桥……在通州区张家湾乡情村史陈列室内,千年古镇似乎近在咫尺。2015年,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陈列室落成,讲述着张家湾的运河、红学文化。
“先有张家湾,后有北京城”
自明清开始,张家湾被称为“大运河第一码头”。从此,张家湾镇与漕运文化相连。
专家考证,建造北京城所用的大批石料、木材以及南方出产的商品货物大都是由运河水路经张家湾皇木厂运往北京的,民间流传的“先有张家湾,后有北京城”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斑驳的古船仿佛令时间凝固。走进陈列室大厅后,按原比例缩小打造的老城门和通运桥静立。已在张家湾生活60余年的本地村民曹志义仍能回忆起曾与老者聊起漕运的繁忙。
“来来往往,特别热闹。”曹志义说,百年前的漕运码头,客船、商船白天来往穿梭,入夜停泊。两岸小贩沿街叫卖掉炉烧饼、老豆腐、牛羊肉等。曹志义形容,那个时候的码头就像“不夜城”。
20多年前发现曹雪芹墓葬刻石
曹志义10余岁时读起《红楼梦》,“书里书外都是张家湾的景象,都在村里”。于是,曹志义常去书里的十里街、典地、当铺、染坊等地。
他说,每个桩、每个瓦、哪个地方长树,自己都了解。尤其是1992年在张家湾发现的曹雪芹墓葬刻石,张家湾的红学文化继续扎根。
现在这块刻石正静置于乡情村史陈列室主厅正前方的玻璃展柜中。刻石上刻着“曹公讳霑墓”字样,表面还有深深浅浅的划痕。著名金石研究专家曾来通州鉴定此墓石的真伪。专家说,正是因为划痕,才更清楚地看出字是旧的,石料则为普通的台基石。
曹雪芹墓葬刻石将张家湾与红学文化进一步拉近。未来,张家湾将恢复《红楼梦》中花枝巷、十里街、葫芦庙以及曹家典地、当铺、染坊、古井等红学文化古遗存。此外,贯通镇域内的北运河、古运河、凉水河等河流水系,也将按照《红楼梦》中描述,建设自然景观及码头等人文景观。
出版乡土教材传承家乡文化
张家湾中心小学的学生也曾来参观乡情村史陈列室。张家湾中心小学副校长高启刚说,希望学生能在此感受到张家湾的传统文化。
2006年,张家湾镇出版了与家乡文化相关的乡土教材。高启刚介绍,书中有多处关于家乡文化的内容,如曹雪芹的生平事迹、墓碑出土典故、红楼梦与张家湾镇相关的情节等。
高启刚也慢慢感受到了学生的变化,“更讲文明礼貌了,除了《红楼梦》,也开始读其他的名著”。
他笑着向记者讲述一件趣事,一位司机曾用学校里的水冲洗车辆,有学生看到后,主动劝告该司机,“要爱护水,爱护张家湾。水是资源,您还是用桶接点擦车吧”。
这件事给高启刚印象颇深,也更加坚定了学校传承乡土文化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引入风筝项目助村民就业
李家坟村原本平淡无奇,却因为风筝成了名村。村里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同时也是曹氏风筝工艺坊,传承了曹氏风筝传统制作技艺。走进陈列室,俨然进入了一座风筝的王国。
只有当王桂英放下笔到院子里活动时,才能让人想起她有条跛腿。
其他时候,她就坐在李家坟村风筝工艺坊靠门边的座位上,用粗细不同的毛笔调色,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勾勒在纸面上,这些手工画黏上比例恰好的骨架,经过调试,就是曹氏风筝的成品。
25年前,王桂英外出时遇到车祸,一条伤腿让她难以适应正常工作。村里的风筝工艺坊成立后,她决定尝试学学这门只需要动手的手艺活儿。
一学3年,出师后的王桂英成了工艺坊的风筝画师,现在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她感到满意,“有时候也想,要是没有这份工作我还能干什么。”
风筝做起来,文化风气就跟着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耕时代的传统文明固然是乡愁记忆的一大部分,但是改革开放后与时俱进的特色产业发展,同样是记忆乡村的一种特殊符号。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风筝工艺坊即是“特色产业”类的乡情村史陈列室。陈列室通过展示风筝制作技艺,从而实现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
李家坟村支书李世刚曾在外闯荡多年,该村最初引入曹氏风筝项目,和他分不开,“当年回到村里一看,觉得最缺的还是文化。如果能把风筝做起来,把人聚起来,文化风气也就跟着进来了。”李世刚说。
画风筝是工笔画,画家们作画多是写意,画家们画不了,所以必须招人来做。这也恰好解决了村中部分劳动力的就业。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每年都会招收像王桂英一样行动不便的人学风筝制作。
除了风筝工作坊,李家坟村还聚集了一批爱好书画的人成立榆和书画社。每逢春节,村里的人不用到集市上去买春联,书画社的人会根据每家每户想表达的内容和意境“定制”写春联。
老人历时两年破解风筝制作诀法
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现有20多人,包括像王桂英一样的画师、制作骨架的师傅,还有研究风筝制作诀法和讲授风筝文化的老手艺人。年过七旬的吴同泰是后者中的一位。
受家庭影响,满族人吴同泰从小就喜欢玩儿风筝。吴同泰说,按照诀法制作出来的风筝背后都有文化寓意,如在沙燕风筝中,肥燕寓男、瘦燕寓女,“寓意成年男子的风筝上,眼睛都是向下看的,意味着经历世事后的成年人要注重审视自身。”
吴同泰口中的“诀法”来自曹雪芹。他是画风筝、糊风筝的高手,他的作品中包括少被人提及的《废艺斋集稿》,一书共八册,风筝制作一册中共记录了43种风筝制作的扎、糊、绘、放诀法。43种诀法中之前被破解的有14种,李家坟工艺坊中的风筝就是按照这些技法制作而来。
研究风筝多年的王景振老人刚刚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破解了第15种诀法。他拿着才剪出来的纸样儿说:“一般的风筝只要飞起来就行,但是入了门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多讲究。一只好风筝要讲究意境、结构比例、色彩和趣味。”
风筝工艺坊年收入60万元
曹雪芹的风筝技法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还在李家坟乡情村史陈列室“扎了根”,离不开孔家人。
现年70岁的孔令民是工艺坊的顾问和指导,20多人制作风筝的手艺都源自他的教授。一些美术专科毕业的老师也专程到李家坟向孔令民学风筝,他不教画工,只教骨架,另外讲述曹雪芹书中的文化。他希望借由老师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每年春天,都有不少学校带着学生们来到李家坟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参观,并开展课外活动。
随着曹氏风筝工艺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村里将风筝工艺坊、农业观光园等结合发展,吸引来更多的游客。据统计,李家坟村观光园和度假村年收益260余万元,去年风筝工艺坊年收入60万元左右。
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京西第一红村百年变身记
马栏村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是门头沟区成村较早的军户村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就坐落在村里一个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内。
马栏村位于北京城区以西90公里,109国道83公里处南边。这一面积约14平方公里的山村因明代圈放马匹得名。
改革开放后,马栏村村集体与村民签订合同,开采煤矿,最多时全村同时开采的煤矿达20多个,最多时年产100万吨煤。“斋堂的煤好烧”成为马栏人新的骄傲。
1997年,马栏村建立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如今,以陈列馆为基础建立的马栏村乡情村史陈列室,通过数百幅珍贵的照片、实物,展现了这个京西第一红村近百年来的变身记。
保护抗战遗迹让后人知道历史
从马栏村口到乡情村史陈列室,有一条特殊的道路。路面上用碎石子拼成了一个个数字。“数字37代表的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39则代表1939年挺进军进驻马栏村。”村委会主任李秀民说。
作为平西根据地的英雄村,马栏村有40名民兵加入了挺进军,成为挺进军七团“马栏排”。
李秀民说,参加过抗战的人大多已经去世,修建乡情村史陈列室就是要把抗战遗迹保护下来,让后人知道这段历史。
距离陈列室不远处,有一座戏台,马栏人称之为茶棚。曾经在这里,日本鬼子将村里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驱赶到戏台前,逼迫百姓交出抗日家属,无一人开口。
就在鬼子准备屠杀百姓时,县大队队长张崇德的父亲、63岁的张兰珠老人挺身而出,说:“我是八路军家属,放了乡亲们。”鬼子继续盘问还有谁是八路军家属,张兰珠回答不知道,被鬼子当场杀害。鬼子临走时还放火烧了60多间房子。这就是“马栏事件”。
1955年由毛主席亲笔签发的光荣纪念证,颁发到张兰珠老人后代的手中。这张证书如今已由张兰珠的后人捐赠给了乡情村史陈列室,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除了司令部旧址,马栏村目前还保存了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医院、枪械所和弹药库的遗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栏村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一两百名游客来访。
陈列室准备扩充记录采煤历史
上个世纪北京山区许多农村都以柴火作燃料,但马栏村很早就用上了煤。李秀民说,上世纪80年代,马栏村靠开采煤矿走上致富之路,最多时一天开两个煤窑口。那时,马栏也被赞誉“为改革开放的北京烧了一把火”。
不过,采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渐加重。“开采厉害,每年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事故。现在煤窑基本上都关停了。未来陈列室还准备扩充,村里想专门建一个采煤博物馆,把马栏采煤的历史保存下来。”李秀民说。
马栏打造红色旅游新村
李秀民说,乡情村史陈列室记录了马栏村近百年的变化,留给后人的既有看见的奋斗史,又有可以吸取的发展经验。
在陈列室,李秀民指着一幅马栏村旅游发展图说,如今的马栏已谋划出一条利用革命文化资源、绿色种植资源发展民俗旅游、红色旅游、军事体验旅游为一体的新路。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