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各种拆迁、拆除新闻发生,舆论已经有了“拆”字敏感症,这固然与一些拆除行为缺乏尊重与远见有关,也和拆除方未能提供足够说服人们承认“拆除有理”的信息有关。
据媒体报道,位于中关村的中科院原子能楼日前开始了拆除工作,被拆已成既定事实。而上周,一些中科院的院士与职工,还在想办法争取将原子能楼保护下来。
其实,原子能楼的拆除,不是临时的决议。早在2012年就有消息传出,当时有中科院的退休领导、院士及职工,都曾向主管部门表达过“请勿拆除”的吁求,但“效果甚微”。原子能楼被拆除,似成注定的命运。
大众舆论对于原子能楼的拆除,并无太大的反应。但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北京浴池双兴堂,以及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故居被拆除时,都曾引起北京人的强烈反对声音。之所以对原子能楼的拆除关注度不高,还是因为这座建筑与市民生活距离较远。另外,两弹一星时代的记忆已经淡去,人们与之相关联的情感也日渐稀薄。
但对于从这座楼中走出来的人们来说,原子能楼却是独特的所在。曾有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2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31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在这里工作过,它曾是一个国家顶尖科学人才聚集的标志性建筑,是一项事业从无到有的见证。因此,呼吁保留原子能楼的院士与职工,他们的情感完全可以理解。
虽然从人文的角度看,它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文物建筑,但它毕竟有着63年的历史,还藏有我国第一台粒子加速器等诸多“宝贝”,再加上不少著名科学人物在这里办公时留下的物品,可谓装满回忆。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原子能楼是值得保留下来的,如一位倡议者提议的那样,将其整修后改造为博物馆,不失为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良好场所。
据悉,原子能楼拆除后,原址或将建起国家纳米中心实验室。从实用主义出发,用国家纳米中心实验室取代原子能楼,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原子能楼里有历史见证价值的“宝贝”能得到妥善保存,与这座楼建有深厚感情的人们,他们的情感能得到一定的抚慰。
前些年,不断有各种拆迁、拆除新闻发生,舆论已经有了“拆”字敏感症,这固然与一些拆除行为缺乏尊重与远见有关,也和拆除方未能提供足够说服人们承认“拆除有理”的信息有关。原子能楼的拆除,无形中也坠入了这个逻辑当中。无论拆除的理由是否充足,相关部门都有必要与相关人等进行沟通,并公布有关拆除与重建的一些非机密信息。
面对媒体的询问,中科院高能所的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没有相关人员能够对拆楼一事进行回复”,这显然没法满足曾在原子能楼参加工作者以及公众的知情需求,情感上的失落,只会导致对拆楼行为的不满加剧。
□韩浩月(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