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每天早晨,来一场与时间对决的阅读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麦克法兰——英国“脱欧”事件
阿摩司·奥兹——“倾听爱与黑暗的秘密”
张充和作《仕女图》(1944年)。
托尼·朱特(1948-2010)
福利
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ibookreview),有机会与美国哲学家桑德尔相约面对面。

  “阅读需要主张”,是书评周刊一以贯之的理念。时代奔突向前,严肃的书评周刊也变身为了“卖萌的书评君”。三年前,我们的主场,开始延伸到了读者的移动端。

  而今,书评君的微信公众号,与六十万读者,相遇在每个早晨。时代或许匆匆吞下速朽,而我们却固执拥抱永恒。我们始终有一信念支撑——关怀人的精神成长,关注人的思索历程,关心人的生存焦虑。我们和大师对话,也不放弃现实介入,重温古调,亦尝试书单启蒙。这么多“干货”,你准备好成为那六十万分之一了吗?

  名家对话

  麦克法兰——英国“脱欧”事件

  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束,脱欧派以51.89%的支持率胜出,脱欧变成一个既定事实。在中国互联网一片戏谑式狂欢的同时,书评周刊对这一社会热点做了多层次的微信推送专题。我们在第一时间争取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的专访——《脱欧是英国人的理性选择吗?》。麦克法兰认为应当对日渐碎片化的欧洲提高警惕,他主张将欧盟还原到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地位,而非超越民族-国家的共同体。

  阿摩司·奥兹——“倾听爱与黑暗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权利哭泣和不快乐,他们不必每天为了生活、因为某些关于思想或者生活的束缚,而承担起佯装快乐的义务。”这个夏天,以色列文坛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阿摩司·奥兹来到中国。书评君在争取到专访之余,受邀与其共享“咖啡时光”。在一则轻松的《人究竟要爱还是要性?|与奥兹先生喝咖啡》之后,读者高呼“真是感谢奥兹先生啊,他叫你明白什么才是正常人!”。

  看过奥兹作品的人,会知道他是以怎样充满隐喻和想象的诗性语言,呈现出对犹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现实的关注。在阅读《告诉我,你讳莫如深的秘密│与阿摩司·奥兹的一天》的系列专题后,读者留言称“奥兹先生仿佛就坐在我面前,温柔和诗意满了每一寸空间”。

  白谦慎谈张充和——一曲微茫 古调自爱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擅书法与昆曲的张充和在文人圈里颇有文名,但1948年,她与德裔美籍学者傅汉思结婚并于次年远赴美国,此后数十年远离了大众视线。近年来“民国热”,张充和与和她同时代许多人一起被重新“打捞”。

  关于张充和最重要的几册书,包括《张充和诗文集》《张充和诗书画选》,编者均为白谦慎。白谦慎意识到对张充和来说,诗词才是她倾注极大心智的艺术创作。他特别记得,张充和有一方“古调自爱”自用印——当众人传唱新曲时,她依然“古调自爱”。白谦慎接受了我们的邀约,回看张充和。她的生活,是我们失落的优雅。

  热点观察

  未来图书馆

  百年后实体书会消亡吗?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担忧。在这个信息洪流翻涌的时代,一切都变得迅捷,或者说速腐。《一座与时间对决的图书馆,几本有生之年注定错过的书》的推送,介绍了一个叫“未来图书馆”的公共艺术项目。

  中国大学之问

  近日,教育部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出新部署,启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废除“985”、“211”体系的猜测甚嚣尘上,著名的“为何中国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再次惹人注目和沉思。我们推送北大教授陈平原的旧文《为何中国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以反思“双一流”建设背景中的中国大学困境。

  当现实的教育体制出现问题时,“民国大学”这个具有想象共同体色彩的词汇,让无数人似乎看到中国教育昔日的荣光。我们抛出《回到民国,回到那些不复存在的大学里》与《民国大学真的那么完美吗?》,思考当代社会对民国大学理想化倾向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

  逝者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

  当我们试图去掌控这个被日益扩大的人工智能、全球性社会组织、不断加快的变化节奏所标记的世界时,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是我们永远避不开的名字。6月27日阿尔文·托夫勒逝世,他的离去让未来学家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红极一时的词汇,重新回到众人视野之中。《他曾预言的未来,是否就是我们的现在?》在追念这位对未来人类命运有过精准判断的预言者的同时,也回顾了他与八十年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交集。

  法国诗人博纳富瓦

  “灰烬,如同丘陵掩藏一束火光,在别处燃尽了一个宇宙”。被视为当代法国诗歌旗帜的伊夫·博纳富瓦于7月1日在巴黎逝世,享寿93岁,他的离去让本就暗淡的法国诗歌界更显凄清冷寂。全世界的博纳富瓦诗迷都在发文悼念他,书评君同全世界的博纳富瓦迷一样,以诗歌的方式,奏一曲悼念的歌。

  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

  “电影始于大卫·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电影导演戈达尔这句预言式的赞誉,成为本周朋友圈刷屏金句。7月4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巴黎的医院辞世,享年76岁。他的电影代表作《樱桃的滋味》为人所熟知。《画画、摄影、拍广告,以及阿巴斯生命的休止符》,将关注点聚焦于兼具摄影师、诗人、画家这样的多元性身份上,为读者呈现丰饶而立体的影像,向这位伊朗电影大师致敬。

  温故

  到世界尽头,寻找那些逝去的作家。本周推送,我们领略到狂狷才子杰夫·戴尔及其为D.H.劳伦斯所写的传记,他和他笔下的劳伦斯都具有“永远不安的心灵,对于不确定性的追求,对边缘的向往,以及对于一切真正热爱之物的不懈追求”的特质。我们为读者奉上这样的珍味,因为这或许是文学能够给予人们的全部欢愉。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的托尼·朱特,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闻名于世,也被认为是继爱德华·萨义德之后美国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我们经历过幻灭,也学会了谴责与赞美》一文,从身份的三个维度来解读这位智识者:不惧独自说出不快真相的思想者、对幻灭欧洲有深刻认知的政治知识分子、以及捍卫人权价值的公共写作者。

  书单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乌托邦”这个词自诞生之日起,在内容层面发展出两种相对立的含义:一是指“好的地方”,一是 “反乌托邦”,指黑暗、可怕之地。我们精心绘制一份《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书单》,回顾乌托邦传统,在赞赏其对现世的挑战之外,也需直面它的逃避主义倾向,以及理念与实践之间悬而未决的断层。

  美国独立日

  1776年7月,由托马斯·杰斐逊等五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获得大陆会议的通过,标志着美国成了一个独立国家。我们如何叙述《独立宣言》?如何理解美国式的自由与民主?《独立日书单》,或许能够打开思考的大门。

  □观察员 康春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