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书评周刊·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书评周刊·人物

埃利·威塞尔 世界的良心不会走远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埃利·威塞尔
(1928-2016),美籍犹太裔作家、社会活动家、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7月2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7岁。1958年出版的处女作自传《夜》,成为见证文学的代表。
《夜》

作者:埃利·威塞尔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4年8月
《谁,在我呼喊时:20世纪的见证文学》
作者:克洛德·穆沙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

版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9月

  “我的生命不是儿戏。因为如果死去的是我,意味着别人能得救。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我是为了替我而死的那个人。虽然我知道我不能。”在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这样描述自己的余生。他终其一生为那些沉寂的灵魂发声,如今他的声音也离我们而去了。

  7月2日,埃利·威塞尔去世。法国总统奥朗德向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坚持不懈的和平卫士”致敬,美国总统奥巴马称赞他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道德声音之一,在很多方面堪称世界的良心”。这位生活的幸者、命运的勇士,他的声音会永远留在他的作品和他的演说里,留在世人的心间,不会走远。

  1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如果苦难不能把一个人彻底击垮,那么只能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1928年,埃利·威塞尔出生在罗马尼亚的犹太人聚集区锡格盖特。15岁时,他被押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目睹母亲和妹妹被投进焚尸炉化为灰烬。几经辗转后,他和父亲又被运送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眼睁睁看着父亲死去。1945年,纳粹倒台,埃利·威塞尔终于重获自由,然而那时他已经成为孤儿和无国籍人士,被法国儿童救助慈善机构收养。

  埃利·威塞尔并没有因为大屠杀的阴影而消沉,他在法国索邦大学学习哲学,成为记者、作家。他的作品大多绕不开三个关键词:大屠杀、死亡、上帝。他要为那些不再能说话的人发声。1955年,他以意第绪语写的第一部作品《夜》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当时并无反响。在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帮助下,法语版《夜》于1958年在法国出版,后陆续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和《安妮日记》被并列为犹太人大屠杀的经典作品。半个多世纪里,埃利·威塞尔笔耕不辍,一共写下近60部作品,包括《一个犹太人在今天》《黎明》《白日》《耶路撒冷的乞丐》《疯狂的上帝》《森林之门》《第五个儿子》等。除了写作,埃利·威塞尔也在世界各地奔走斡旋、发表演说,用更直接的方式呼吁世界和平。1986年,埃利·威塞尔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诺奖委员会把他称作重要的精神领袖。

  2 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

  “有些读者对我说,我之所以能活下来,就是为了写这本书。对此我并不确信。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什么都没有做,因为太弱小、太卑微。然而,既然活下来了,就该赋予我的余生某种意义。”埃利·威塞尔在写作中找到了意义。他的写作是为了当今的年轻人,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为了避免让自己的过去成为他们的未来。命运硬生生把笔塞到了他手里,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去探寻人性。

  埃利·威塞尔曾写道:“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晚上,在营地的第一个晚上,这一晚让我的生活从此陷入黑夜,从每个礼拜一到每个礼拜日,我的人生完全被诅咒、被偷走了……我永远忘不了那沉默的一夜,那个夜晚永远地剥夺了我的生存欲望。我永远忘不了那些时刻,它们谋杀了我的上帝,我的灵魂,将我的梦想化为尘土。”诚然,他的第一部自传性作品《夜》就诞生于罪恶的黑夜。

  “我不确定我的文字是否足够到位,虽然我写了。”他说,“也许没有文字能够描绘出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德国人(纳粹)……这些残酷的杀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他们让受害者甚至无法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他们的罪行,因为人类语言中不存在与之对等的描述罪恶的词语。”在极度的残忍面前,任何生命都显得渺小不堪,任何文字都苍白无力。用最质朴的语言讲最真的故事,大概是他写作中最后的坚守。

  《夜》记述了一个15岁少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回忆。没有矫揉造作的修饰,没有险象迭生的高潮,甚至读不出应有的悲伤。一开始大家都存着侥幸心理,德国要战败了,纳粹不会来了。后来纳粹将锡格盖特的犹太人分区划开,分批运走,大家想着服从管理就可以活命,直至被押上去集中营的火车,还幻想着只是换一个城市生活,没有人知道,那是“通往地狱的列车”。每次大家都认为失去的只是一点点,只要活着就好,他们从失去家园到失去财物,从失去自由到最后失去生命,一步步沦陷、一步步缄默地走向死亡。锡格盖特的犹太人从偏安一隅到被赶尽杀绝,似乎不是那么惊天动地,是一场温水煮青蛙似的谋杀,反抗的意志被消磨殆尽,纳粹不费吹灰之力地一步步把犹太人推向地狱之门。

  除了质朴的叙述方式,埃利·威塞尔写作的可贵之处还在于直言人性的沦丧和泯灭。在通往集中营的火车上,德国老百姓往火车里丢了几块面包,于是一场生存之战就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爆发了。犹太同胞大打出手,甚至父子相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15岁的少年为了不被推入焚尸炉而谎报年龄,换来暂时的安全,而只能看着母亲和妹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与父亲相依为命。渐渐地,少年觉得年迈的父亲成了累赘,和父亲走散时,他心里想的是“但愿我找不到他!如果能够摆脱这个沉重的负担就好,我可以集中力量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我可以只顾自己了”。父亲临死之前,嘴里一遍遍喊着儿子的名字,可是“我没有动,我害怕。”父亲死后,他竟有一丝解脱的快感。阴霾的氛围自始至终笼罩着整个故事,也笼罩着每一位读者的心,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罪恶让人不禁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处于同样的境遇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埃利·威塞尔让读者无奈地承认,在穷凶极恶面前,求生的本能使尊严、人伦、道德沦丧殆尽,人性的泯灭伴随着深深的无力感。他想警醒世人的正是如此,在极恶面前人性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这种罪恶决不可再犯。

  3 从集中营深渊走出人类信使

  成为大屠杀的幸存者,对于埃利·威塞尔个人而言,幸与不幸恐难定义,但对于文坛和全人类的和平而言,确是大幸。

  鲁迅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献血。埃利·威塞尔就是这样的勇士,是“犹太人的脊梁”、“世界人民的脊梁”。大屠杀的阴影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反而激励他把所想所感坦诚地说出来、写下来,打破了世人对大屠杀的沉默。埃利·威塞尔本人坦言他知道自己必须写下某些关键,却担心不足以表达,所以他只有不断地写作品,不断地奔走各地发表演说。

  1986年,埃利·威塞尔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诺奖委员会把他称作重要的精神领袖。时任诺奖主席阿尔维克(Eqil Aarvik)在演讲中说:“他是从死亡集中营深渊中走出的人类信使,他带来的是互爱和赎罪的信息,而不是仇恨和复仇。”

  作为知名社会活动家,埃利·威塞尔终其一生履行着呼吁和平的使命。1985年在白宫,他要求里根总统取消对联邦德国二战军事公墓的访问。2009年,威塞尔回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营址悼念逝去的亡灵,也借此机会呼吁和平。他在访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时主张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他用独特的道德力、智力和口才,让那些永远沉寂的灵魂再次发声,并用一生致力于为那些未来的种族灭绝受害者实现“永不再犯”的承诺。

  见证文学

  指经历战争、大屠杀和集中营的幸存者根据个人经历撰写的虚构或非虚构文学作品。《夜》和《安妮日记》是“见证文学”的经典代表。

  □郑诗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