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转眼就走过了一半,新常态下的中国车市,挑战与机遇同在。顺势而变,是如今每个车企都已明确的主题。于是,与汽车业的调整、创新、变革相关的种种,成为2016年上半年的关键词。
关键词1
人事变动频繁
当中国汽车市场步入新常态,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互联网挑战等诸多变革。在此环境下,车企高管的席位变动更加频繁。
历数上半年汽车圈的人事变动,北汽集团的换血规模无意最大也最引人注目。从合资板块到股份公司,北汽上百名高管大换防,引发外界猜测。
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在华车企高管也因此在各自企业中扮演了更重要的位置。今年6月初,福特宣布了其在华发展历程中最大规模的一次高层人事调整,涉及五名管理层的八项任命和职能变化,其特殊之处在于不再单设中国区董事长这一职位,中国区相关业务直接由亚太区总裁兼任。由此,福特中国区的地位得到升级。
上半年,还有不少高管选择告别传统、拥抱互联网。年初,原东风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宣布离职,选择加盟新型互联网造车企业和谐富康,并担任首席运营官。无独有偶,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付强也于近期离职,并和戴雷选择了同样的去处,加盟和谐富康旗下全新组建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爱车公司,并出任首席执行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汽车市场的格局变化及未来趋势,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传统汽车行业的汽车人转投创业大军。
关键词2
跨界造车
毫无疑问,如今汽车圈的热词,除了新能源和互联网+,就是造车。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产业已不新鲜,如乐视、百度、蔚来汽车等等,都是打着互联网大旗,向传统汽车制造业扑去,人们造车的热情似乎从未像今天这般高涨。
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还有其他非汽车生产商也正在争相涌入汽车制造业。近日,清洁能源公司汉能集团发布了4款太阳能动力汽车,均搭载了其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最新成果。而就在不久前,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对格力造车的进展大方回应,称“今天我来捅破这层窗户纸:格力收购新能源企业,真的要开始造汽车了。”
与此同时,跨界造车的公司与传统汽车生产商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年初,乐视宣布与豪华跑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新型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江淮汽车则与蔚来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方面展开合作。而上汽集团与阿里联手打造的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则已于近日上市。
关键词3
二手车取消限迁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二手车交易不便利、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制约了二手车消费。限迁政策即是这些影响因素中的一个。近年来,各地以环保排放为名限制外地二手车迁入,限迁的范围逐步扩大。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在阻碍二手车发展的限迁问题上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汽车流通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应违反《反垄断法》第五章规定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其中即包括二手车限迁行为。此后不久,国务院出台13号文《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提出不得制定实施限制二手车迁入政策,除部分地区外,已经实施限制二手车迁入政策的地方,要在2016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为促进二手车市场健康发展。
近日,为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活跃二手车市场,商务部发布《商务部等11部门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 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的通知》,以贯彻落实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再次明确提到“促进二手车异地交易。已依法注册登记的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可以在本行政辖区或者拟转入行政辖区经销、买卖、拍卖和经纪。”有业内人士指出,此番商务部再次喊话促进二手车异地交易,是为督促实行限迁政策的城市尽快落实《意见》要求。
目前,已有部分地区陆续宣布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但仍有部分地区尚未落实取消限迁的政策。
关键词4
新能源汽车骗补
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便被不断爆出,这也成为汽车行业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利好政策频出,得益于此,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
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据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新能源市场的补贴总数已超过百亿元。只要新能源车辆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新能源汽车企业除了中央财政补贴,还能享受地方补贴。但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高额补贴也催生了大量“骗补者”。
今年1月20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和发改委联合启动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情况的专项核查工作,核查范围覆盖全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以及运营企业、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3月份开始,国务院已把遏制骗补行为作为重点督查问题。
今年3月,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调查,揭开首家因“骗补”被查的企业——江苏省苏州市吉姆西客车。
关键词5
油耗造假
今年4月20日,日本三菱汽车工业公司承认,企业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有“不当”行为,数据结果夸大了汽车的燃油效率,美化了油耗数值,预计有62.5万辆汽车的测试结果受到影响,其中包括三菱汽车供给日本日产自动车公司的产品。受丑闻影响,三菱汽车当天股价大跌逾15%,市值蒸发66亿美元。这是三菱汽车继十多年前隐匿瑕疵事件以来的最大丑闻。
此后不久,铃木汽车也卷入了造假丑闻。铃木汽车董事长兼CEO铃木修在记者会上表示,“没有按照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深深地道歉。”铃木表示,自2010年以来,公司一直根据本公司蓄积的室内试验数据等算出燃效性能。这一检测方法一直未遵守国内标准。目前已经确认现在销售的16种车型没有按照本国国土交通省规定的方法进行燃效测定,涉及210万辆汽车,但销往海外市场的车型未受影响。因造假丑闻,铃木修近日辞去CEO一职,改由其子铃木俊宏接任。
近年来,车企油耗造假风波不断。去年9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去年深陷“排放门”丑闻,品牌形象直线下滑。去年10月,德国汽车司机协会的一项测试显示,除大众外,雷诺、日产、现代、雪铁龙、菲亚特、沃尔沃、福特、宝马、奔驰、标致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的柴油乘用车也存在尾气排放超标问题。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