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只要苍山洱海间超现实的云朵还在,为什么要逃离大理

大理,并不是玩的地方(1)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如今洱海边的玻璃房已经越盖越多。王郢 摄
大理古城如今已经开满了客栈,当地人的生活也在被悄悄改变。 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大理古城如今已经开满了客栈,当地人的生活也在被悄悄改变。 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王郢最早从西藏经由滇藏线路过大理,“那是在10年前,当时214国道还没有修通,路上车很少,大丽路两侧田野绿汪汪,几道光透过铅灰色的云层,照亮了苍山下的三塔和红墙金顶的寺院,再与洱海并行,正是水色潋滟晴偏好。当时就动了到大理生活的心。”

  大理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知名的远方,1950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现在大理古城还在每天放映这部黑白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一种恬静自处的状态,王郢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地酒席很多,串门很多,大理离丽江只有一百多公里,可是丽江火爆了那么多年都没有涉及到大理。

  如今王郢已经在大理生活了四年多,2012年她在当地买了房子,那个时候已经有一些人来开酒吧开客栈,但是总的来说大理非常平淡,很少的游客,很少的小店,很少有人东打听西盘问地找院子转小店,能在这里待下来的人,都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

  房租便宜,有人来到大理短住或长留,来自各地的移民多了起来,更多的是为了在苍山洱海间的好天气,晒晒太阳逗逗猫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兴趣而凝聚在大理,那个时候说的一句话是,要赚钱谁来大理啊。在王郢原本的判断里,大理也许应该就是那种缓慢变迁的小镇,不可能突变。但是真的就突变了。

  王郢说,先是有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当时有人说大理是被庇佑的福地,有人来买了房子,世界末日没有来又卖了房走人。之后2014年因为有电影《心花路放》,很多人来大理就为了自拍留影发朋友圈,站在白房子前面,远处苍山悠悠,海鸥扑扇着翅膀掠过洱海,此时的剪影是一颗热爱文艺的心灵最好的独白吧。

  真正的激变发生在2015年1月,习近平来到大理洱海边,走上木栈道,湖水荡漾,苍山云绕,他同当地干部合影,这被新闻联播广而告之,接下来就是一个火爆的2015年大理春节旅游热,找不到住处的游客甚至在城边空地上扎起了帐篷。也就有了赵静霞说的,房间爆满,电话打到手软,凌晨都能接到咨询房间的电话。

  习近平当时到的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也在之后变成了景点,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的游客纷至沓来,一年多来,据说先后共有30余万人涌进古生村。在2016年春节几天,李德昌的院子里满满都是游客,每天不低于3000人至4000人,游客们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

  洱海边的房子,以前当地人不喜欢

  随之而来的就是房租飙升,大理古城主街上一间小铺面,年租金将近二十万,承租的玉石店、银器店老板坦言:不卖假货,这种租金谁也承受不了;倒手转租现象也有,不乏从丽江等地过来的炒客栈者;一到节假日,堵车现象严重;已经搬家到大理目前又准备离开的王岩说,“除去镜头定格取景的唯美,整个大理更像是一个大工地……”

  洱海虽然美,王郢从生活的角度去看,“洱海边的房子,以前当地人不喜欢,风大又潮湿,外地人蜂拥而至,改造海景房。”双廊、龙龛、喜洲开始,慢慢蔓延到靠洱海的所有村镇,落地玻璃窗,浴缸泡澡看苍山洱海,四百多起到两三千元住一晚的都有。

  海景房毕竟少,在大理古城内外,现在满满当当几乎都是客栈,据说有2500家,大多是当地人的房子出租。赵静霞是大理下关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大理在古城内租了一个院子开客栈,开了两年半,像她这样开客栈的本地人很少,“这条巷子之前只有一两家客栈,现在有十多家客栈了,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东北人现在也挺多的,反而现在打交道的很少本地人。”

  租客和房东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一般是五年一涨价,大约是涨10%-15%,但是也有三年一涨或者一年一涨的。赵静霞的客栈一年租金是7万多,到第六年的时候,要涨到一年10万。

  不摆摊的人民路,还是人民路吗?

  之前大理古城摆摊子的特别多,特别是人民路一带,摆摊堵到了学校门口,而且日夜喧闹,垃圾遍地,交通堵塞,对周边居民生活也造成了影响。

  2016年所有临时摊位全面取缔,公众对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我总觉得人民路的地摊就好像是大理旅游的一个特色一样,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苍山洱海民族风情,更多的是人民路上摆摊的人群精美的手工艺品唱歌的歌手路边的小吃。当地人又觉得,大理不只是游客的大理,也是本地人生活的大理。当地人也有不同的声音:全面禁止的话,这是不是懒政短视,是不是抹杀了人民路的特色?

  然后又有一些声音说“逃离大理”,这是担心大理的明天就是今天的丽江。逃离丽江?逃离大理?逃离鼓浪屿?也是一种类似于“逃离北上广”的时代口号,一种旅游导向性、前瞻性的忧虑,这一批人不是在洱海边自拍留念的大众游客,在他们看来,毕竟挤压当地生活空间、同质化发展的古城,不符合旅游发展的未来。

  于是,来大理追求理想生活的人,生活在大理的当地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大理这几年怎么了?大理旅游的热闹场景和面对的质疑都似曾相识,丽江古城收古城维护费牵动公众的神经,鼓浪屿上的历史建筑被改造为民宿引起关注,很多以诗意恬淡生活被标签的远方都在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中被人流、资本重塑甚至被扭曲。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