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多担心食品安全问题;食药监总局:家庭厨房也是食品经营行为,应取得相关许可
|
新京报讯 新京报记者近日探访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私厨外卖平台,主打的是将私人厨房做的菜共享给邻里,生产经营者大多未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漏洞。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昨日表示,只要是食品的生产和经营,都应当依法获得许可,其中也包括所谓的“家庭厨房”。
私厨多未取得相关许可 加入平台需体检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私厨外卖平台以“回家吃饭”、“妈妈的菜”、“蹭饭”等为主,打造的均是家庭共享厨房的模式,下单者多为白领上班族。
以“回家吃饭”为例,据了解,该平台单个家厨月平均接单量在120-150个,平台运营月订单量过百万。
在“回家吃饭”平台上做私厨的黄女士说,她快60岁了,退休后在家里时间比较多也没啥事儿,就开始做家庭厨房外卖。“我很喜欢做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黄女士说,以前做菜都是给家人吃,现在能让更多的人尝到自己做的菜很开心。
“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接30单左右,还是挺忙的。”黄女士说,家里目前就她一个人做,有时丈夫不忙就打打下手,但两人并未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许可。
像黄女士一样未取得相关许可的私厨不在少数,赵先生也未取得相关许可,对于如何保证饭菜卫生,他说,不考虑那么多,就跟给家人做饭一样就行,尽量干净点。
他表示,加入外卖平台也有一些要求,例如注册时要先去医院体检,办健康证,才能加入。“他们也会来家里拍照,看看家里的卫生条件”。
有私厨透露,私厨与平台之间没有就食品安全问题签署任何保障协议。“总体来说还是要看用户评价的,好评多自然客户多,评论里偶然有一些差评也没关系,没什么惩罚,但差评太多可能公司会过问。”
“家乡味”是卖点 用户担心卫生问题
从用户反馈来看,“家常菜”、“家乡味”是私厨外卖的一大卖点,味道好又实惠是大多用户选择私厨外卖的原因。
在一家名叫“婆婆的菜”私厨的用户反馈中,就有用户说“很喜欢阿姨做的红烧肉,连续十几天订餐了”;也有用户说“味道好的没话说”、“做的菜很有妈妈的味道”。
另一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私厨外卖评价中,有用户表示“叫了外卖才知道阿姨是湖南人,跟我老乡,能吃到家乡菜感觉很亲切”。
不过私人厨房的卫生,也是用户担心的头号问题。有用户质疑说“家庭厨房不像餐厅有餐饮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之类,吃坏了肚子算谁的?”
一位某私厨外卖平台的摄影师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去家庭厨房拍照一般都要修图的,所以其实有些网上看起来很干净、很光鲜的厨房,并不一定都真实。“有一次我们去西城区一个胡同里的家里去拍厨房,当时看到煤渣土堆在门口时我们就在想,这样的厨房做的饭能吃吗?但是后来发布出来的照片看起来肯定要好很多。”
■ 表态
食药监总局:
“家庭厨房”也是食品经营行为
对于“家庭厨房外卖”的监管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监管二司副司长崔恩学昨日表示,不管是叫家庭厨房、家庭私厨等等,如果它的服务对象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食品的经营行为。既然是一种食品的经营行为,应当依法获得食品经营的许可。
崔恩学称,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都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而餐饮服务也包括了所谓的“家庭厨房”。“如果不许可或者没有取得许可,应当视为违法,《食品安全法》中有处罚规定。”
崔恩学表示,家庭厨房分散在千家万户中,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都可以提出申请,“我们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条件依法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条件的会依法颁发许可,纳入到监管的范围,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 追访
工商:外卖平台多注册为科技公司
新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回家吃饭”、“小e管饭”等私厨外卖APP,目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漏洞。
以“回家吃饭”为例,记者查阅企业信息了解到,“回家吃饭”外卖平台是由“北京加双筷子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记者从北京工商部门了解到,外卖平台注册时,公司性质一般都是科技公司,而科技类公司并不需要专项审批,只是走普通的公司登记注册程序。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科技类公司注册的经营范围,工商部门是统一核技术推广服务类的审批,一般不涉及餐饮服务的审核。
如果公司经营范围为餐饮服务,有哪些审核?工商部门介绍,餐饮服务公司设立时,需提供餐饮服务许可证及环保审批手续,其中环保审批是前置审批,其他方面是后置许可。
对于此类外卖平台的后续监管,据了解,今年3月14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印发《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散装熟食、无包装的散装食品。
《办法》发布后,私厨O2O平台受到一定影响,其中“小e管饭”APP停止运营,因为其涉嫌销售“散装熟食”并缺乏相关执照。
■ 回应
APP负责人:平台制定了约束制度
对于私厨外卖的自我监管方面,作为目前用户量比较大的私厨外卖平台,“回家吃饭”方面表示,他们首先会保证私厨经营者的卫生健康条件,家庭厨师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健康证,其中健康证要去政府卫生机构开具,必须保证真实。
对于新规要求,第三方平台的食品交易信息要保存至少6个月,“回家吃饭”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平台以APP形式提供服务,所以所有交易信息都会以网络信息形式永久保存,便于公司统计和管理。
根据《办法》规定,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上述负责人称,此前国家没有对私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该平台制定了针对厨房厨师的约束制度,包括硬件审核,即厨房环境10级准入标准;专人拍照和试吃,好评率、复购率影响排名和流量;鼓励并开放全平台用户至家厨自取等。
“妈妈的菜”创始人韩迪此前对新京报表示,家庭共享厨房O2O属于利用家庭厨房闲置资源,不是纯粹的商业化经营,因此很难拿到流通证照。
“对我们而言,一是保证所有厨师办理健康证,二是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外卖险,三是事前审核提高门槛,并对厨房卫生条件进行抽查。”韩迪说。
在“蹭饭”创始人胡笃晟看来,健康证、独立厨房都不是重点,“食品安全的本质很大程度上在于阿姨们采购的食材本身,这个问题怎么管?根本没法控制。”
“回家吃饭”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庭厨房是小规模,是邻里之间共享模式,跟普通的餐饮企业不同,不能简单参照餐饮企业去办理相关许可证;如果政府对这方面有具体的规定,我们也会按照要求对私厨进行审核,也希望政府与我们协同监管。”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婷婷 李丹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