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文学的流浪儿 重遇哈瑞·马丁松

2016年07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现代化,对人类生活是完善还是摧毁?也许说“重塑”更贴切。然而在现代化浪潮中,人心愈发远离了自然。

  但我们一直在怀想蓝天,从爱默生到梭罗,再到本土书写自然文学的先行者苇岸,从《瓦尔登湖》的风景,进入《大地上的事情》,我们越来越觉出自然的珍贵。

  时间不可逆转,人类已无回到田园牧歌的过去之可能,但当我们就要在工业和科技中迷失心性的当下,如果给自己一个机会,再次与一位隐遁自然的写作者相遇,我们是否能够期待,重获那份简朴的愉悦,由此进入时光的永恒?

  这位写作者,终身在自然的文学世界里流浪,他是全世界最早的环保作家和“生态主义”诗人,在很多年前,就预见了人类的疯狂可能导致的毁灭。他是瑞典人哈瑞·马丁松。

  哈瑞·马丁松,是谁?1904年出生,1978年自杀身亡。他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是家庭的弃儿,是水手和伙夫,他曾在农庄间辗转,在大洋和大洲间游荡,往往在路上。

  由于孤独,他常在森林徘徊,就近观察自然,俯视昆虫,或仰望星空。大自然,既是他人生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当他在瑞典文坛崭露头角时,被人称为“最金黄”的无产阶级作家。这样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却因文学创作而登上院士宝座,还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瑞典作家之一,甚至可以称得上当代的一个奇迹。但至今,在中国依然不太有人知道他,为什么?

  原因可能出在文学语言上?马丁松的写作,本土色彩强烈,带有典型的瑞典南部地方特色,还“使用自创的语言结构和词汇”,翻译起来很有难度,各种语言译本都不多。

  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马丁松的是诗人北岛。1985年,北岛翻译出版的《北欧现代诗选》中,选择了两首马丁松的短诗。再有就是1997年翻译家万之将马丁松的长篇小说《荨麻开花》部分章节译成中文,发表在当年出版的《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上。但在其经典的长篇科幻史诗《阿尼阿拉号》中文版之前,中国大陆尚没有一本马丁松作品的全本出版。

  但他受到冷落的原因,可能更在于其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前卫性”,同时代人还没有充分理解。当其他作家还沉醉在现代文明中时,马丁松就已对社会掠夺自然资源表示不满,对人类生存环境感到忧虑。

  他很早就发展了自己的“自然哲学”理念,并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反对盲目和片面的城市化,在文学作品中向人类发出警告。且不说这样的作家具备怎样的超前意识,就是比之当年很多生态学说的开拓者,也要早许多年。

  马丁松还关心人类的处境。预言现代社会在“全球化”中会出现的多方面问题。他像一个预言家,能在水晶球内看到未来,所以1974年当他获得诺奖时,颁奖词说他“捕捉了露珠而映射出大千世界”。

  为什么他既能“捕捉露珠”而又能透视“大千世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了解他的生平和文学创作活动,而半自传体长篇小说《荨麻开花》,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解说。当我们跟随作品进入哈瑞·马丁松,蓦然发现,这个文学的流浪儿,终其一生,都在寻觅自我在自然中的位置。寻觅是为了隐遁。而我们所有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新京报记者 柏琳

  新京报插图/高俊夫

  详见B02-B04版·主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