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我所得到的,不过是失去的生活

2016年07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略萨
山多尔
福利
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ibookreview),有机会获赠马洛伊·山多尔新书。

  一天又一天,我们被喷涌不断的信息和偏执激昂的情绪狂轰滥炸,仿佛是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宿命。但这一处境更加诱使我们思索:要怎样生活?要用什么填充自己的生命?本周与书评周刊聊天喝茶的车前子,他作诗,画画,写散文,练书法,选择了让生活越来越简单,这是时代之中一个特别的姿态,却说出了我们内心共同的隐痛与期盼。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裹挟之下,忘却的是生命本该有的喜悦与质感。

  书评君的微信公众号,与六十万读者,相遇在每个早晨。我们观察社会现实,重新思考热点,尝试指引阅读。我们始终有一信念支撑——关怀人的精神成长,关注人的思索历程,关心人的生存焦虑。精神生活或许正在溃败,但我们依然相信耕耘的意义。穆旦曾在诗中说“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我们愿意为了找回失去的生活,付出更多的努力。你,不和我们一起吗?

  观察

  对话郑也夫:精英教育是一场骗局

  正值高考录取季,已经不再是“过独木桥”的“上大学”,依然是万众关心的话题。我们专访了常年关注中国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家郑也夫,推送《精英教育,还是精致的骗局?》一文。在郑也夫看来,人人都要读大学,人人都要挤破头读顶尖大学,是整个社会与教育产业共谋的一场骗局。在这个骗局里,每个孩子都被教唆着要做精英,却唯独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所爱所长,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郑也夫认为,孩子的资质和兴趣,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来选择继续接受学历教育,还是进入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学历教育本应是一少部分人的选择,大多数孩子不应该这样浪费青春,而是“应该是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好好玩耍,培养情商”。

  这篇文章推送之后引发了热闹的争论,有人深表认同,也有人表示这种理想主义的看法远离实际。争论是思考的扩散和延伸,面对当下中国的教育困境,我们高兴看到更多思考的参与。

  独立与依赖,中国代际关系里的社会现实

  最私密的家庭生活,往往更映照着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波澜起伏。曾经被看作“新新人类”的80后一代,早已迈入而立之年,不少人已经为人父母。之前加于他们的标签全然解构,这一代人现在面对着生存、子女、养老的重重压力。他们因此不无悲哀与惶恐地发现:除了父母,他们仍然无所依靠。

  书评君采访社会学学者石金群,她对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的抚养与养老这两个新问题做了细致观察,而听见最多的,是一声声妥协的叹息。《你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利用”吗?》中谈到,子女与父母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有间”、“互相有用”的功利式的亲情关系。这种互相依赖的亲情关系是否是一种纯粹的亲情?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使年轻人无法在社会公共空间寻找到足够的依靠与安全感,是导致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工作?孩子?女性何时能破解这难题?|对话》关注全职主妇的选择与困境,其背后依然是个体肩头的生活重压。两篇推送的评论区,许多处在同样境况中的读者们自发分享了自己的生活故事,最多的情绪同样是现实和无奈。

  人物

  略萨的情事

  “在我的生活里,爱情是某种非常重要的东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爱情不仅是我感情激动的源泉,也是我工作、写作、下决心的重大支柱。”略萨这样说。在经历了两次传奇的婚姻之后,80岁的诺奖得主略萨7月向65岁的西班牙社交名媛伊莎贝·普瑞斯勒求婚,并以情侣身份正式出席了英国查尔斯王子举办的慈善晚宴。为什么到了80岁的高龄,略萨仍然拥有这么旺盛的激情?他是如何看待爱情和情欲的?传说他和《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大打出手,这其中有怎样不可言说的秘密?书评君偶尔也八卦一下,推送了《80岁,我又恋爱了│一则作家八卦考》,看看略萨是怎么去爱的。作为旁观者,我们看到略萨的情感如云朵一般游移多变,但却又感到一种鲜见的真实。爱在这个时代近乎于最艰难的事情,略萨却可以一直爱得自由坦荡。

  书事

  山多尔的情爱词条

  6月,匈牙利文学大师马洛伊·山多尔的三本新译著《分手在布达》、《草叶集》、《反叛者》上市。马洛伊·山多尔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身上自然散发着贵族式的高雅气息与宁静安定的特质,同时,他又经历过家族衰败,历史变迁,因此在字里行间充满对人生苦难的观察与启示。《据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情爱词条》是山多尔的三本书中关于爱情、灵魂、婚姻、生命的一些思考,他的文字具有情感流淌的魔力,低调、精致,又不失冷静的观察。

  思想

  原谅我们不敢祝福每个人都成功

  值此毕业之际,各高校校长和学者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备受瞩目。德行、良知、创新、真理、正义……要扬起理想主义的旗,谈论这些关乎本质追求的概念,似乎没有比这一仪式化的场合、这个由校园通向社会的节点更合适的情境了。我们整理和回顾今年国内外高校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推送《毕业季:原谅我们不敢祝福每个人都成功》,看看毕业季,校长和嘉宾们在这“最后一课”都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毕业致辞往往着眼于学校历史、师生情谊、个人学习和修养、自我认同和母校情结;往往会强调梦想可以实现,或应勇于迎接未来的挑战。但这样的激励话语和乐观态度,也在帮助塑造一个关于成功的迷梦,不免给毕业生造成一种假象,让他们忘记应对失败与挫折的能力的重要。2015年北京大学饶毅教授的毕业致辞发人深省:“请原谅我不敢祝福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成功的代价是丧失良知,幸福的代价是损害他人。”成绩、成就、幸福、快乐,固然是人人都期待的结局,但在生命中如何应对曲折,如何在纷繁周遭中定位自我,却是值得终生修炼的。

  热点

  达拉斯的枪声与公正社会

  7月5日、6日,美国两起黑人被警察射杀事件激起民众的广泛愤慨。然而公正并未就此轻易降临,反而酝酿出了一个巨大的悲剧。7日晚,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抗议集会上,一名25岁的黑人、前美国陆军预备役士兵,从高处伏击,造成5名警员死亡、5名警员和2名平民受伤——9·11之后美国执法部门最严重的一次伤亡。嫌犯在警方与其谈判时称:在这一系列警方射杀黑人的事件后,他感到“难过”,“想杀白人,尤其是白人警察。”

  每一个悲剧都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公共的善与正义,《民主政治对公正失守,还有什么能约束市场和权力?》一文,正是从达拉斯的枪声,以及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这些2016年具有症候性的事件所做的思考与追问。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暴力执法,以及作为复仇的暴乱,是美国社会长久不愈的痼疾。每一次悲剧之后,在道德上谴责暴力是必然且容易的,如何穿透累积的仇恨去实现社会层面的公正却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新媒体观察 李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