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他的脑海里活着一座北京城

2016年07月2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高俊夫

  1956年6月17日,北京阜成门城楼拆除工程进行中。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单士元站定,向着城楼深深鞠了一躬,之后扭头就走。有人喊他,他不回头,只背对着城门最后挥了挥手。

  喊他的人,也止不住眼泪直流。

  背对着城门离去,不忍看它消失的人很多。而送单老背影慢走的人却不能背对它。孔庆普是阜成门城楼拆除工程的主持者。拆迁期间,他迎来送走很多人。市民写给《北京日报》和建设局的抗议信,他都看过。与此同时,他要指挥施工。

  拆的是5年前他最费心血修缮的阜成门城楼。从1368年起,历经明、清两代,北京的城墙基本成型,至民国时期整体布局依然得以保存。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也对旧城进行了考察、修复工作。但自1953年起,风向转变,首都交通改善工程大步向前迈,城墙、城门、牌楼成为“障碍物”。一度主持修复工作的孔庆普,又被告知,“拆!”。

  一位技术专家内心的暗流,时隔太久,渐被尘封。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城市建筑变迁史和现代化进程中,拥堵了一些低沉的叹息;在公共记忆中,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时代,也有人默默掩去眼泪。60年后,《城:我与北京的八十年》面世,一直低调处事的孔庆普,在89岁这年终于松了口。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回顾到90年代,他用40多年市政建设的职业生涯折射出北京城的命运。

  在为这座城悲叹的背影中,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是最为后人同情、也最常被演绎的一位。然而,对“悲情英雄”的塑造也是一种对于历史的怠慢。怀念或重新认识这座城,我们需要将更多的亲历者纳入视野,也需要将不同人的情怀放入一座城市的发展需求、旧城改造脉络中再度体认。

  那座城还活着,活在孔庆普的脑海里。89岁老人的记忆打开一扇门,背后的城和城中人,如当年无可奈何说出“拆吧”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在民国时期正阳门瓮城拆除工程主持人、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依然鲜活。

  □新京报记者 孔雪

  详见B02-B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