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新媒体

对清醒的坚持,可以成为生命的能量

2016年07月2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这个时代不缺乏热点,“关注”本身就足以耗散我们的大半生命。不平静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孕育着冲突和暴力,连五光十色的娱乐也高悬着随时可能坠落的重石。7月18日,我们纪念了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他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自由的标志,于是每次纪念,也都变成我们心中对自由的追问。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是自由?如果被裹挟进汹涌的情绪,自缚于固化的立场,是自由吗?抑或是生命能量的持久消耗?

  书评君的微信公众号,与六十万读者,相遇在每个早晨。我们观察社会现实,重新思考热点,尝试指引阅读。我们始终有一信念支撑——关怀人的精神成长、思索历程,以及生存焦虑。我们清楚,要在每一天不忘蓄积理性的力量,才能在喧闹之中保持清醒,在拥挤奔突的人群中找到自己足以立稳的位置。这是一项艰辛的事业,但我们会为之付出恒久的努力。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吗?

  观察

  我们对于抑郁症几乎一无所知

  一个古老的命题:抑郁症就在我们的身边,俯拾皆是,随处可见。但我们对于抑郁症又了解多少?究竟什么是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正是推送《我们对于抑郁症几乎一无所知》一文的诉求。抑郁症不是“富贵病”,完全不等于一个人情绪偶发的悲伤或痛苦。抑郁症又并非单纯的心理疾病,它和糖尿病一样,有其深刻的生物学根源。我们书评君做了一个专题的策划。我们采访了媒体人、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张进,推送《“是生命能量的流失,是你觉得没有存在的价值”│亲历抑郁症者张进专访》,听他讲述抑郁症给自己、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探讨如何应对,才“终能见到隧道尽头的一线光明”。我们又采访了心理医生宫学萍,用《没有人是无坚不摧的│专访心理医生宫学萍》这篇访谈,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谈大学生的“空心病”现象,揭开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神话和误解,以及如何和患有抑郁症的人相处。

  本周,有关抑郁症的这组专题推送获得了最多的关注,头条文章在1天之内阅读量突破10万+,有众多读者在留言中分享自己的相关体验。这也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对抑郁症有更多的关注、更深的认知。

  文化

  《大鱼海棠》中的“自我”冲突

  《大鱼海棠》上映前,用“赴12年之约”这个充满情怀的口号赚足了观众的期待。影片上映后,口碑却经历了跳崖般的下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我们推送了《〈大鱼海棠〉:这一次,为什么观众不买“情怀”的账?》一文,认真地做了《大鱼海棠》的阅读理解。

  电影在表面上的种种古典中国元素之下,讲述的是一个现代问题:你该如何发现以及坚持自己?这是影片的核心张力,但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电影偷了懒。女主角之所以被许多观众喷为“绿茶婊”、“玛丽苏”,是因为她的分裂:在面对鲲的时候,她排除万难要将他送回人间,勇气与决心堪比圣女贞德;而在面对族人的指责,尤其是自己的母亲的指责时,她又仿佛完全是一个充满委屈的傻白甜。这种处理方式完全规避了核心冲突,“坚持自我”的情怀也就扑了空。

  《路边野餐》导演毕赣的

  创作与幻想

  7月15日《路边野餐》上映,这部充满着关于时间的诗意的电影,马上成为文艺圈的热点话题。导演是生于1989年、非传统电影学院系统出身的毕赣。他是什么样的人,才拍出了这样一部电影?

  书评君对毕赣进行了专访,推送了《在凯里,造一艘宇宙飞船|毕赣专访》。你可以读到关于《路边野餐》拍摄的过程和想法,也可以看到属于毕赣自己的独特幻想。说到电影的重要命题“时间”,他说:“我完全没有办法描述时间。这时就需要艺术,需要电影,需要这个媒介去沟通它。与它对话,与记忆去对话。我不知道它在哪,躲在哪个角落,是什么样的形状,是男人还是女人,是怎么样生命的体态。电影就像是发给外星人的飞船那样,有一些灯光,有一些数字,有一些音乐,那是留给人沟通的。”

  热点

  赵薇事件:口水战里,没有你要的自由

  赵薇导演的电影新作《没有别的爱》,闹出了沸沸扬扬的换角风波。开始是一帮爱国青年对赵薇及演员群起而攻之,随后因为发现负面报道常被删帖,发展成对赵薇拥有控制舆论、甚至控制“万物”的幕后权势的推测,翻来倒去的阴谋论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口水大战。

  我们推送了《赵薇事件:口水战里,没有你要的自由》一文,思考事件背后的历史与现实。这种被调动的高亢情绪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暗合了人们对自由的想象。然而在这种高亢的对自由的想象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真正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以及被架空的、对虚空自由的操演。

  土耳其未遂政变的脉络与渊源

  北京时间7月16日一早,土耳其突发军事政变的消息传遍全世界,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风云变幻,举世哗然。随后,在政变失败后的几天之内,土耳其正经历着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肃清”行动,其辐射范围之广,牵涉人数之多,令人骇闻。政变次日,书评君迅速发布了《和帕慕克一起,回看土耳其的荣光与动荡》一文,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入手,重温土耳其的历史,了解传统与“西化”之间在土耳其存在的张力。

  书评周刊也特别采访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昝涛,整理为《土耳其未遂政变,你想知道的全都在这里》两条推送,分别从军队传统与土美关系、宗教复兴与民意基础的角度,听这位长期从事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伊斯兰研究的国别研究者为我们讲述由这次未遂政变引发的对土耳其传统与变革的思考,了解这场政变背后是否有其历史脉络与渊源。

  书事

  1 有关翻译的傲慢与偏见

  16000字导读、371条注释、241本专著期刊引用,李继宏的新译本《傲慢与偏见》甫一出版,旋即成为了一桩新闻事件。而2013年年初,“果麦文化传媒”在给李继宏译作《小王子》和《老人与海》做图书宣传时,文案中所写的指摘前人的挑衅性话语也重被提起。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翻译工作?书评君推送了《“天才译者”李继宏的傲慢与偏见》,细看李继宏事件中的是是非非,同时探寻好的译本有无一劳永逸的判断标准?

  《一份被翻译糟蹋了的书单?》则重新整理了在翻译上不甚严谨的文学书译本,希望能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我们对于翻译本身的谨慎态度和求是精神,就翻译本身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2 我们是否懂得如何“爱国”?

  “抵制麦当劳,谁吃谁不是中国人!”“支持国货,不转不是中国人!”类似激情高昂的爱国口号引人思考。不少学者将爱国激情看成是一种被建构的、被教育培养起来的情感。而如何从人类本能的爱自己,发展到爱包含着自己的国家,是整个爱国教育中的关键。

  “祖国”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这个爱国当中的“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是否又真的懂得如何“爱国”?书评君推送《不吃麦当劳就能算爱国吗?》,希望这份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爱国者书单,能够帮助你更理性地思考“爱国”这件事儿。

  3 暴力为何从未远离我们的社会?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当晚,法国尼斯遭受了一次残酷而严重的恐怖袭击,这是法国近年来第6次遭受袭击。事实上,从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基层执法者暴力到街头暴动,暴力从未远离过我们生活的社会。

  暴力是深藏在我们天性的一个原始冲动吗?暴力同我们努力追求的现代文明和制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面对暴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可以帮助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障吗?改变观念,可以缓解那些因宗教信仰兴起的暴力袭击吗?……我们梳理了一份有关暴力的书单,或许有助于理解这些相互勾连的复杂问题。

  新媒体观察员 李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