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上市公司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上市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扎紧“资产重组”篱笆有利于市场净化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谈

  曾经被业界惊叹的中概股搜房网借壳万里股份事件迎来大转折,万里股份公告重组暂缓,搜房网借壳不成,回归A股失败。而这绝非个案,自6月17日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至今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重组失利,被卡在更为严格的监管大门之外。

  “借壳”“炒壳”越来越难了,这是监管层强化A股市场制度建设的信号。这次监管层对于借壳炒作的管理收紧,一是让某些“壳股”不能继续以壳资源来换取生存空间,强化退市制度。可以说,长期以来退市制度的内在缺陷及执行不力,是“炒壳”风气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我国退市制度早期仅以盈亏指标为依据,不少业绩持续走低的上市公司,借助卖壳预期享有壳估值溢价,通过资产重组输送新血,一再获得苟延残喘的机会。随着证监会对于退市制度的完善,从盈亏指标扩展至重大违法违规类,遏制炒壳潮有利于退市制度的法制化。

  二是打压炒作壳资源的投机风气,让资本市场获得更健康的生态。必须承认,上市公司频繁的“炒壳”乱象,不仅会让劣币迟迟无法退出资本市场,同时也让部分中小投资者心态浮躁、一味沉迷于相关的概念炒作、短期套利,股市应有的价值投资结构迟迟无法确立。监管层对于“资产重组”的整肃,其实也是对投资者的再教育,推动市场生态的净化。

  三来也是股市改革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对重组信息披露不实、忽悠式重组等行为,如果监管层能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也会为未来的注册制推行乃至更深层次的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奠定对应的改革基础。

  可以预计的是,如果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进一步强化,那么壳资源的溢价估值将不断萎缩,超额收益越来越小,投资者对壳公司的态度也会更谨慎,避免踩上地雷。

  监管层以法制化为后盾的制度执行力提升,明确不可逾越的红线,遏制非理性的炒壳之风,同时也避免了中概股在不同市场间进行制度套利,说明之前对于中概股回归的“择优录取”表态并非虚言。对中概股也好,国内上市公司也罢,监管层坚决维护市场秩序、持续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决心和行动由此凸显,再靠钻制度空子来牟利的路将越走越窄。

  当然,资产重组监管新规依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规则适用方面,《重组办法》的过渡期安排将以股东大会为界新老划断,即:修改后的《重组办法》发布生效时,重组上市方案已经通过股东大会表决的,原则上按照原规定进行披露、审核,其他按照新规定执行。如此一来,赶在《办法》生效前就完成重组方案,可能会成为某些上市公司的选择。因此笔者建议《重组办法》还是要建立责任回溯机制,一旦发现重组过程有违背法律法规之处,监管层就有权进行倒查,必要时可以否决其重组。这样就不给任何人以心存侥幸的机会。

  □财经评论人 毕舸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