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自主创新要警惕“山寨思维”包装

2016年07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聚光灯】

  现象级综艺IP“中国好声音”的版权之争警醒我们,中国的综艺产业,要在以遵循知识产权为前提引进舶来模式之外,多些本土创意研发,让中国的原创节目模式尽早成长起来,切忌做些打擦边球式的微调包装,这本质上仍是“山寨思维”。

  自主创新是我国发展旋律的“主音符”

  近年来,多地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势头正兴,“自主创新”也渐次成为发展旋律里的“主音符”。决策层对“自主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基于对现实形势的清醒研判和洞见:眼下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旧动能切换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在增大,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也都遇到了不少瓶颈,因而迫切需要发掘新动能。

  按照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创新,而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将以往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社会生产体系,实现增长拓殖。就此看,用创新蓄积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无疑是当前中国的“刚需”。而自主创新,则是将中国经济导向提质增效的路径依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就说,未来数十年中,中国需要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我们也得看到,时至今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掌握的核心技术仍欠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仍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下游,是国际产业转型的主要承接者和“世界工厂”。以往依据比较优势理论采取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很难获得核心竞争力。

  正因如此,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建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也摁下了“加速键”。在中国从追赶型经济发展到“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语境下,创新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国人的肩头,国人也该具备担此大任的自觉。

  我国电视节目原创力匮乏

  自主创新不是凌空蹈虚的口号,也不止适用于狭义的“科技范畴”,我国文化产业同样是求“自主创新”若渴。就拿电视节目而言,原创就是生产力,这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但目前我国电视节目领域的原创力仍显匮乏,甚至整体陷入了“缺氧”局面,最终多靠“进口内销”的引进方式“吸氧”。揆诸当下,那些霸屏的当红电视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以及更早期的跳水类节目,多是版权引进。

  日前备受关注的现象级综艺IP“中国好声音”版权之争,就再度将该问题抛在了公众面前,也起到了某种侧击效果:中国的综艺产业,要在以遵循知识产权为前提引进舶来模式之外,多些本土创意研发,让中国的原创节目模式尽早成长起来。

  而“好声音”版权之争作为国内知识产权纠纷的经典案例,有必要在此多说几句。“中国好声音”脱胎于《The voice of ……》这一母体,后者能成为已被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堪称全球最为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模式,跟智力创造层面的精耕细作不无关系。其创造力和风靡全球效应的关联,是对原创价值的凸显,也给国内综艺走自主创新之路确立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好声音”版权之争是一种警示

  而“中国好声音”版权之争,作为国内综艺节目涉版权纠纷的标志性事件,也应刷新很多人对自主创新的认知:前四季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灿星公司,在丢了“好声音”模式版权之后,在新一季开始时曾试图使用“2016中国好声音”这一名称,但被买下好声音版权的唐德影视诉诸法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责令原节目制作方停用所有包含“中国好声音”字样的节目名称和相关注册商标。最后赶在播出前又更名“中国新歌声”,并号称原创,但节目宣传时仍或多或少传达出与原来版权节目的关系,有些人甚至认为著作权意义上的“制作宝典”也即核心模式并未跟“中国好声音”完全切割。

  这显然是种警示: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创新究竟指什么?对国内综艺产业而言,以购买模式等版权引进方式跟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在学习经验后自主研发,既是尊重别人知识产权,也是后发者以创新实现赶超的迂回策略。但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在没版权的基础上做些打擦边球式的微调包装,这本质上仍是“山寨思维”,也容易引来侵权讼争。正如有些业内人士说的,自主研发也是需要智力付出的,而不是找个现成模式改个头换个面。

  也正是针对国内电视业自主创新不够、低水平“借鉴”重复等问题,广电总局前不久发出了相关通知,通过“黄金时段”调控倒逼电视节目自主创新。这样的举措可看为一种主流声音:自主创新就是中国发展舞台上该唱好的“好声音”。那些合乎知识产权保护原则、真正是国人自身智慧结晶的自主创新,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才真正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麦徒(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