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文娱新闻·少数派报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文娱新闻·少数派报告

一张《我爱我家》剧照成今夏热点话题,该剧摄像师接受新京报专访,谈“淡出”影视圈的这些年

抓拍“葛优躺”的王小京,还是最爱拍舞台艺术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1.今年7月,《塞维利亚理发师》彩排前,王小京在剧院里摆起了“葛优躺”姿势,他戏称是罗西尼式“北京瘫”。
2.王小京拍摄《我爱我家》时抓拍的“葛优躺”。
3.王小京给原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演员拍的“莎士比亚躺”。
5.歌剧《纳布科》中的多明戈。
4.今年6月,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演出《拿波里》。
6.王小京镜头下,人称“指挥沙皇”的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
7.今年6月中旬,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彩排侧台。
曾经是“金牌制作人”和摄像师的王小京拍了不少受观众欢迎的情景喜剧。

  在“葛优躺”引爆今夏热点网络话题后,6月24日,作为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制片人之一、总摄像师、摄影师的王小京,在他的今日头条账号上首次发布了23年前拍摄这两集时的珍贵剧照,一时间在网络上引发井喷式的传播。

  昔日的金牌制片人王小京,在影视行业浮沉十余年,制作出《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优秀情景喜剧作品后选择转身,如今的他依然守在他挚爱的摄影世界里,只是多出了“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国家大剧院官方摄影师”这些头衔。“不过我可不会跳舞啊!我只是给他们拍照片的。”

  不同于以前拍电视剧时那种灯光、演员、走位都由摄影师安排那种纯粹的自我创作,舞台摄影是一种站在别人肩膀上的创作。王小京认为剧照与舞台演出是一个微妙的关系:剧照太多、太好,会有“剧透”的危险,可能会影响演出票房。但他要求剧照更应该像个“剧饵”、“剧钩”,吸引眼球而又把握好分寸:“看我的几张照片你就能猜出故事情节来?那不可能,舞台这种艺术只有到现场才能知道。”

  离开影视行业

  聊起“金牌制片人”的辉煌生涯,王小京只是简单地说,“我见证了我父亲(导演王扶林)《红楼梦》的时代,见证了英达和我们的情景喜剧时代,也见证了这些时代的结束。”

  在他们的英氏公司最好的岁月,王小京和英达携手制作了多部和《我爱我家》一样优秀的作品。大家之所以今天还在回顾《我爱我家》,王小京认为,某种程度也折射了情景喜剧这个剧种后继无人的悲哀。走在时代前面的作品总难逃一开始不被大众认可的命运,舆论评价很低。据他回忆,广播学院的专家对他们的评价是低俗喜剧,不高雅,灯光、摄影、剧本一切都差,不能称为电视剧。

  王小京说,拍电视剧的那些年,摄像师、摄影师都是他自己一人,当时就养成了拍摄正片的同时,抽空给演员拍剧照的习惯。大多情况下都是叫演员停一下,他换上相机去拍一张。“不过葛优那些我是抓拍、偷拍的,因为葛优腕儿太大了,我不敢。”

  制片人或总经理的工作远比摄影师来得更复杂,不喜欢钻营人际关系、不擅长抽烟喝酒的王小京,最终选择离开影视行业。现在回想起来,他坦言拍情景喜剧只是工作,舞台艺术才是真正的喜欢。如今,他得到的答案是,跟浮躁的影视相比,舞台剧不会变、永远不会过时,无论什么时候,观众还是买票进来。

  专职舞台摄影

  从事舞台摄影师这个职业的人,国内外都很少。就算是在摄影圈里,也没有把舞台摄影当做一门专业的摄影艺术;另一方面,剧场演出本身就有一个门槛,非专业人士不能随意拍摄,因而也造成了解和喜爱这份工作的人凤毛麟角。除了偶有像《舞蹈》杂志的美术总监叶进这样志同道合喜爱舞台摄影的朋友可以交流之外,王小京的摄影技巧,全凭经验和摸索。

  国家大剧院建立之初,正从事建筑摄影的王小京也曾拍摄过这座新奇的建筑。其实早在国家大剧院成立时,就下决心成立一个专门的摄影组,王小京说,他很感谢大剧院有这样的魄力,给了他新的舞台。之前也曾拍过流行音乐现场的王小京坦言,大歌星们的现场跟CD里不能比,而相反的,在剧院里欣赏到的古典音乐和歌剧,都比CD好听得多。“虽然我拍不出声音本身,但现场音乐带来的气氛,我能捕捉到,它们打动我去拍好一个戏、一个人。”

  做舞台摄影师这么多年,大剧院也曾张罗给他出摄影画册、开摄影展,但都被王小京谢绝了。他的想法很明确,那些虚张声势的东西只是自己感觉得意,对读者来说又笨重、又没有收藏价值,展览的观众最多几百人,还不如发一条微博的阅读量。“传播的力量太悬殊了”,他坚持认为,在这个时代,照片最终还是以网络为载体才更有意义。

  其实,这个少有人关注的领域,节目册上甚至都没有署摄影师姓名的习惯,每个人都是“无名英雄”,不过王小京并不介意,他只是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摄影或戏剧同仁关注舞台剧照,“我们需要更多‘无名英雄’。”

  ■ 听王小京聊舞台摄影那些事

  场灯全黑下也能快速换镜头

  舞台摄影之所以难,复杂多变的灯光是最主要的因素。舞台上的光线以黄色面光为主,电脑灯有多重色彩,有时灯光切换变化很快,必须要在光线合适时才能拍摄。

  王小京已经达到完全可以盲操作的熟练程度,在场灯全黑下也能快速换好镜头,他强调,“盲操作是必要的,比如拍摄芭蕾大跳,通常跳三次,连拍瞎蒙是拍不好的。第一次跳的时候一定拍不好,可以先随意抓拍一张作为测试,利用间隙半秒的时间做分析,重新调整参数,到第二次起跳时就能准确完美地拍到了。第三次跳的时候,我可能就玩一个花样、换一个角度了。这刹那的时间里摄影师精神高度集中、灵活反应。”

  抓拍话剧演员也有其特色,话剧更多是故事性的动作,仅仅把演员拍清楚不是他的追求,而要追求拍出角度、动感、情绪、关系,不能只是人物标准相似的合影。用王小京的话说,要在静态的照片中,看得出演员“在戏里头”。

  他常说,如果有一个屏幕直播他在干什么的话,看到他的手在三台相机上极快地动作,一定会很震撼。多年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他的两个手臂都落下了肩周炎。

  拍歌剧难度高于舞蹈和话剧

  “西洋歌剧把我这个摄影师给‘洗脑’了,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我现在对歌剧拍摄是最有兴趣的。”王小京认为,拍摄歌剧的难度也远远高于拍摄舞蹈和话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歌剧演员通常都有旋律性的动作,在每个过门、咏叹调时卖力地演唱,而表情看起来比较“凶神恶煞”,作为摄影师不能改变他们,只能寻找最好的瞬间,去抓住情绪刚起或刚结束时,表情稍微和缓的时刻。拍过上百部歌剧作品的王小京已经熟练掌握歌剧的特点,舞台的色彩、灯光、演员的表现。

  虽然钟情歌剧,但王小京从没机会好好看过一部大剧院的歌剧,因为拍摄中没有时间去看字幕,所以不能完整欣赏。今年5月在大剧院上演的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用的是捷克语,王小京在现场只能听音乐,所以通常他会在每部歌剧演出之前或之后,买来DVD看原版,弥补心中的遗憾。

  排练也能拍出绝佳作品

  王小京不希望呈现给观众的都是“高大全”的舞台画面,而是喜欢一些侧面的表现,比如深入侧幕的视角,就能捕捉到侧光或逆光下的舞台细节,有时能拍出绝佳的作品。排练期间,摄影师还是以不影响剧组正常工作为原则。王小京的经验是,“我得先试探出导演烦不烦我”。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坐在观众席伺机而动。有时拍到导演训话、发脾气了,“但剧院领导可能会让我不要发这些”。

  很多艺术家演出前是不爱被拍照的,很紧张,会分心。他就要随机应变,敏锐地抓住机会偷偷拍到。前不久,英国曼彻斯特哈雷管弦乐团与两位原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演员合作演出《亨利五世》的时候,王小京就教两位演员摆了“葛优躺”的姿势拍了下来,微博上起了个标题叫“莎士比亚躺”,网友看了很开心。他笑说,“今天可以凑一对儿了”。

  关于版权

  自从他发布了《我爱我家》幕后剧照,很多人把照片加上文字,玩各种PS。王小京开玩笑说,“我要是收版权费的话,这回就发财啦。”

  以前他也曾想过能否用剧照赚钱,仿照图库那样去走商业模式。但事实上,剧照版权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剧院和演出团体共同拥有,因此现在的做法是剧院免费提供剧照,虽然他们的照片是免费对外提供的,但有些媒体对王小京他们的剧照一直很尊重,坚持每张都给使用费,这令他很感动。

  他也很大方,从不计较版权问题。“如果不知道照片是我的,写上一句‘照片来自网络’,只要不用于盈利,我都能接受,我觉得这是替我宣传,让大家看到这个艺术,我很高兴,”王小京说,“我的剧照,欢迎‘盗版’!”

  跟随王小京的七个半小时

  7月19日

  10:00

  《仲夏夜之梦》合成排练开始。上午工作间隙,王小京到大剧院北门接记者。和想象中一样,他一身典型的摄影师装备,黑背心上印着“国家大剧院摄影专用”的标志,右手举重若轻握着单反相机,走路脚步极快,在迷宫般的大剧院“地宫”里轻车熟路,“没在这儿待过几年,肯定老得迷路”,王小京告诉记者。他上午的工作主要是完成花絮照拍摄,在彩排和对灯光点的合成过程中或导演执导的间隙,抓拍舞台上精彩的排练瞬间。

  12:30

  剧组全员午休时间,王小京却没有吃午饭,而是赶往探班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王小京说,中午没时间吃饭是常有的事,每天早上吃特别多,就是为了中午工作的时候不吃饭,晚上五六点彩排、演出也难得有时间吃饭,基本一天就一顿。他笑说:“不这么减肥的话,我得胖20斤!”他本打算买杯咖啡提提神,走到半路,却遇到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演员,听说正在排练,他当即决定去排练厅探班,正好利用了《仲夏夜之梦》这边的午休时间,两边都不耽误。

  14:00

  拍完《费加罗的婚礼》排练后,王小京迅速返回小剧场《仲夏夜之梦》的合成现场,等待下午的排练。王小京说,平日里在剧院,“等待”也是他的日常。当时,导演也坐在观众席中等待,王小京也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抓拍导演执导的瞬间,有时会追上去拍导演在舞台上给演员说戏的场面。

  17:30

  《仲夏夜之梦》合成排练全部结束,演员休息,王小京也终于可以好好吃一顿晚饭了。采访结束后,记者查看自己的运动步数,在7000步左右。而多数时候,王小京都在满场奔忙拍片,记者都只是在一旁等。可想,王小京那天的步数绝对已经上万了。

  C04-C05版采写/新京报实习生 王亦秾

  C04-C05版图片/王小京提供或拍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