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文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文化

一幅枝繁叶茂但路径不清的好莱坞画卷

2016年07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图为194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剧照。
《制造大片》

作者:爱德华·杰·艾普斯坦

版本:台海出版社 2016年6月
《好莱坞启示录(第2版)》

作者:周黎明

版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制造大片》开篇描写了1948年的奥斯卡典礼。那是好莱坞最引以为豪的一个瞬间,因为头一年美国电影的上座率达到了历史巅峰,平均每周有九千万人次观影,而那时的美国人口仅有现在的一半。纵然有黑云压城的迹象,但好莱坞并不知道之后的种种艰难和绝处逢生。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本书作者爱德华·杰·艾普斯坦也不是诸葛亮。在成书的2005年,DVD仍是好莱坞的大救星,网络视频仍常常卡壳,他自然无法预知影碟的销售会断崖式下跌以及2010年百事达的破产。2004年这家碟带出租店达到了创纪录的9000家门店和60000名员工。他也无法预知网飞的崛起,尽管该公司1997年便已成立,但刚开始只是把租碟的业务搬到网上而已。像电影这种由技术推动的行业,一本专著若想及时描写它,怎么也摆脱不了时过境迁的命运。我曾翻阅过一大批关于好莱坞工业的西方专著,从原版的问世到中文版的出现,通常有一个十年的周期。因此,正确认知该书的方式,是把它当做历史书来读。

  1 细节丰富

  为树木增添枝叶的封面故事

  《制造大片》不是通史,它有侧重点,即副标题“金钱、权力与好莱坞的秘密”。它试图站在当下(即2005年),提供有借鉴价值的历史知识。它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该书的优缺点都不甚清晰,可能每位读者的感受会不太一样。在我看来,这是一本为树木增添枝叶的书籍。它需要读者对好莱坞的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如果你心中没有一张地图,进入这片林子多半会迷路,因为大量信息劈头盖脸砸过来,会彻底淹没林中小径。反之,如果你已经知道路在哪里,这些信息可以充实你已有的知识库。

  从这个角度讲,《制造大片》有点像一本11年前专业杂志的封面故事,站在一个节点上选择性地回望过去,同时展望未来,而作者看到的未来便是电影要靠衍生产品才能赚大钱。这个结论其实没有过时,只是对中国从业者没有太大帮助,我们的电影依然靠影院票房带来产值的大头。因此,好莱坞跟中国的关联度也不可能是这类书的关注点。

  作者艾普斯坦并非专门研究电影工业的专家,他离电影最近的研究是电视新闻。美国有一批学者,研究领域跨度极大,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突击”一个学科,然后写出有分量的著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往往能够抓到主要脉络,迅速梳理出主次,并且融会贯通,做出跨专业的新发现;弊端则是,缺乏专业人员那种近乎本能的知识,有时会被某些细节所干扰。本书的某些章节,专业学者早已有多卷本专著问世,因此,艾普斯坦的驾驭能力是不容否定的,但他对细节的迷恋也是惊人的。

  举例来说,上世纪80年代录像带刚兴起时,一部影片的零售价往往超过一百美元,那是因为,主要买家是小规模的录像出租店,而非普通消费者,因此,貌似过高的价格其实包含了转租的授权费。那时我刚到美国,碰巧经历了一盒录像带从一百多块一举降价到十几块的策略调整。对于今日研究者,这样的细节是否过于琐碎,值得商榷。在介绍电脑特效时,完全忽视《侏罗纪公园》这个里程碑,却把《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当做成功案例,大有见树不见林之嫌。

  2 缺乏升华

  信息未抵达知识和智慧

  突击研究电影跟常年研究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观片量。本书作者一举看了几十种相关书籍,但他无法短时间看完专业研究者几十年所看的影片,甚至也不可能复制常年阅读业内报刊的知识结构。于是我们看到他不断重复《终结者3》和《极速60秒》的案例,显然,这是他重点攻坚的目标。但是,这两部能称得上最典型的好莱坞影片吗?退一步,即便它们适合某一章节的阐述,难道它们适合所有章节涉及的不同话题?

  我们不能批评一本书的定位,但完成度则是可以讨论的。《制造大片》信息量极为丰富,但很多信息未能升华成知识,而进一步升华到智慧的几乎绝无仅有。就拿好莱坞跟美国政府的关系来说,作者反复强调美国影人对政府唯命是从,千方百计取悦于政府。但隔了一章,又列举了大量讽刺谩骂美国政府的电影。这原本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有矛盾有统一,可惜作者只顾摆事实,没有讲道理,没有挖掘内在原因。

  我怀疑作者对美国电视业的研究潜意识中影响了他对电影业监管的理解。美国电视(尤其是无线电视网,书中有一处错译成“广播电台”)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需要政府发放行业执照。但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一门生意,尽管二战等特殊时期美国政府也曾介入,但客观讲那些都是特例,而非常态。好莱坞作为自由派重镇、好莱坞跟不同党派执政的政府如何相处,这个层面的知识书中严重缺席。借用《蒋公的面子》做一个假设:希拉里或特朗普当选下一届美国总统,若随机邀请十名好莱坞名人参加就职典礼,哪些会去,哪些会拒绝,如何接受,如何拒绝,光看这书你压根没谱。作者把《绿色贝雷帽》和《大厦将倾》放在同一页讲,却只字未提两者南辕北辙的政治立场,对于局外人恐怕只能增加困惑。

  我甚至怀疑作者有阴谋论倾向。这不奇怪,阴谋论要比常规的行政监管有趣可读得多。说好莱坞在DVD制式统一上“得力于政府暗中相助”,其实应该是“间接相助”;再者,提到美国司法部“暗中”“挺”美国片厂跟欧洲和日本的公司合作,按照通俗的理解,这似乎更像是卖国求荣了。其实,美国司法部介入好莱坞的几大事件,既是各方博弈的结果,更是司法部对经济学中垄断理论的演绎。40年代末强行实施制映分离,是基于把行业垂直联合视为垄断,是对好莱坞沉重的打击;1970年要求电视台制播分离,使得好莱坞大步涉足电视内容的制作,客观上帮了好莱坞;而90年代允许大财团并购片厂,显然是因为政策制定者认同寡头格局。影碟制式的统一与否对于某个企业可能会有很大影响,但对于整个行业充其量只是一个脚注而已。

  3 叙事跳跃

  年份跳跃堪称“跳剪”

  《制造大片》不是按照年份来讲历史,必要的压缩和归纳都是可取的。但作者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描述堪称“跳剪”。比如美国电影审查制度“海斯法典”(本书译作“海斯法案”)从1930年到1968年,这中间执行起来可是千差万别,但书中会出现前半句讲的是30年代初的事情,后半句却是60年代中的现象,不会脑补的读者以为前后有紧接的,更无法理解海斯法典的全盛期居然会出现一大批全然违背其宗旨的黑色电影。

  讲述美国政府利用影视宣传抵制毒品的几段里,年份的跳跃也很大,好在都注明了。其实,好莱坞早年把涉毒者塑造成坏人,后来逐渐减少道德判断,更多是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当然它自己也能制造舆论。这中间,只有无线电视台的自律是基于行政监管。至于那些植入式的鼓励,任何一个中国观众都会明白,拿了谁的钱,总不能违反合同吧。但若仅凭该书,你大约无法想象,美国对大麻逐步合法化,美国的媒体和娱乐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是“朝阳群众”的功能。

  就翻译水准而言,该书的台湾译者没有佶屈聱牙的翻译腔,也没有外行译者常见的望文生义,不时添加的译注是译者敬业的体现,重要及专业词汇用括号保留原文也是负责任的做法。不过,将computer graphics改为“计算机绘图”着实有一种浓浓的80年代风味,如今的读者一看CG或CGI便了然。有一些术语仍值得商榷,比如电影公司的library通常译作“片库”(某些书报翻译成“图书馆”则属于完全不懂电影业的误译),本书用“影片数据库”很容易被误解成类似IMDB或时光网之类数据库,很难让人联想到版权。"Franchise"翻译成“授权加盟”,显示出译者极少阅读Variety或Hollywood Reporter之类业内读物,因为在好莱坞,franchise不是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授权加盟,而是从“连锁店”衍生出来的“系列影片”的概念。

  至此,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吹毛求疵了。但你如果真的想充分了解书中的某个侧面(比如融资),我建议,最好还是找更专业的书籍。作为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制造大片》能够填补边边角角的空白,指向更深入的了解,它的作用也就实现了。

  □周黎明(作家、文化评论人、影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