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护卫“正确地做事”的秩序,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金融监管才能真正从金融活动中独立出来。
原定于今年夏季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可能要推迟了。8月2日发改委发布一则消息,2016年9月24日至26日将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新一届莫干山会议,配合即将召开的新一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预示第五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再度延迟。
依据惯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五年一期,会议原定时间为2017年1月,此前有消息称中央已考虑将会议提前到今年夏季召开。会议的“提前”与“延迟”,穿透出两大信号: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当前金融形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简政放权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将召开的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备受各界关注:一是金融监管机制改革将是一大亮点,一是当前金融混业、交叉综合化运营趋势已遍地开花,跨界金融创新使基于事前的产品审核的监管模式难以适应。如何构建顺应市场秩序的金融监管秩序,实现事中和事后穿透式监管,推动过程监管和护卫程序正义,无疑是当务之急。
目前金融监管机制改革存在五大方案之争:超级央行模式、一行一委模式、一行两会模式、一行三局模式,以及在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基础上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模式等。
具体分析,超级央行模式存在政策制定与金融监管等的职能混搭问题,而将央行与银监会合并、证监会和保监会保留的一行两会模式,则类似于走回头路,一行三局模式和在现有监管框架上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模式,更多是在现有监管框架上打补丁。
其实,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不是单纯的机构间分合,而是行政机关监管理念上的一场革新,是通过监管机构的机制设计,使金融监管体系向更适应市场机制的方向搭建监管框架。央行和三会合并为综合金融监管委员会的一行一委模式,更直接地将货币金融政策制定与金融监管职能有效分离开,各司其职;同时又有助于愈合现有分业监管的漏洞,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求;此外,还将使金融监管链条更清晰,更加注重于市场过程的合规监管、程序正义,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改革,而非将监管中心放置在实质内容的监管上。
当然,要真正顺应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构建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从监管机制设计上要尽可能摒弃分业监管,避免任何形式的山头主义监管问题;从监管理念上,树立负面清单管理理念,走出重实体、轻程序的实质内容审核,更加注重过程合规监管和程序正义的护卫。
金融监管机制的设置是护卫“正确地做事”,还是“做正确的事”,这决定着今后监管的走势,也决定着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厘清程度。护卫“正确地做事”的秩序,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金融监管才能真正从金融活动中独立出来;而监管的目的若是监督金融机构“做正确的事”,那么,监管将很难从金融活动中独立出来。而且,在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要让监管机构厘定什么是“正确的事”,无疑也是勉为其难的,这将导致监管无法走出实质内容监管的繁琐,这其实是任何监管机构都无法胜任的。
因此,彻底将金融监管理念立足到“正确地做事”,进行合规和过程监管,护卫程序正义,才是当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正途,也才能真正使权力与权利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为立足“正确地做事”,不仅可有效规范权力的行权边界,而且合规下的金融行为可带来最不坏的结果;而“做正确的事”,使监管本身就带有了价值判断,会导致金融行为的结果无法判断,除非监管机构是先知。
□刘晓忠(财经专栏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