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明晨就将揭开神秘的面纱。据媒体报道,“奥运地铁”、赛场上的空调、工作人员服装、吉祥物、各个国家的国旗,以及安检设备都是由中国制造。新京报记者几天走访,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味道。
交流
“中国之家”借机宣传冬奥
里约著名景点基督山脚下,有一家会员制的赛马俱乐部,中国代表团的“中国之家”就在这家俱乐部北侧二层。
巴西时间3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运代表团团长刘鹏等人与中国驻里约总领馆总领事宋扬一起来到“中国之家”。这里除了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及媒体提供服务之外,同时将以中国的方式,接待包括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等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是加强国际间体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场所。
早在2004年,中国奥委会就与当时的北京奥组委联合在雅典设立“北京小屋”,那是“中国之家”的前身。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奥委会正式设立了首个海外“中国之家”。“我记得第一次是2010年2月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们借了当地华人的一个酒庄,建立了第一个‘中国之家’。”刘鹏回忆说,当年的“中国之家”还很简陋。
如今的“中国之家”,大门是朱红色的,门口有显眼的祈年殿、陶瓷等中国元素。通往“家里”的长廊两侧,展示着中国奥运历史。推门进去,里面设立了游戏区,乒乓球台占据了一个阳台,另一侧阳台可以休息、喝茶,抬眼远眺,面前就是基督山,中国运动员比赛结束后会来到这里接受采访。
大厅内,还有三座关于2022年冬奥会的沙盘,“里约奥运会举办时正好是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一周年,我们发现国际社会和国内公众对冬奥会非常关注,所以这次我们把申办时用的城市沙盘拿到里约向国际友人展示。”“中国之家”工作人员庄岩介绍说,“我们会抓住每一次大赛的机会来宣传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情况,这也是展示北京、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的好机会。”
“中国之家”开门之日准备了很多中国美食,有宫保鸡丁、京酱肉丝、炸酱面,水饺也能在这里吃到。
保障
中国警察亮相里约受热捧
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升旗仪式上和“中国之家”里,都出现了中国警察的身影。参加升旗仪式的代表团成员都很兴奋,纷纷和这位身材魁梧的警察叔叔合影。
能在里约看到中国警察的确是件新鲜事。据宋扬介绍,出现在升旗仪式现场的是公安部派驻里约的临时警务联络官。据了解,这位联络官是无锡警察邵伟民,他曾多次参加执行维和任务,在国际警务合作领域经验丰富。“他的任务是为中国公民观赛、旅游,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这名联络官称,自己主要是跟巴西警方加强各方面联系,更好地保障中国体育代表团、游客和记者,以及所有在里约的中国公民安全,“我也希望能更好地服务奥运军团。”
宋扬2013年底来到里约,两年多时间里见证了巴西筹办奥运会所进行的努力,“我认为,里约奥运场馆、奥运村建设与里约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体现了艺术创意与环境、人文的融合,尤其值得称道。”宋扬介绍说,最近两周,至少有9起涉及中国公民的盗抢案件,他提醒前往里约的中国公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安全。“里约的安全形势总体可控,里约申办成功后展开大规模治理,这需要一个过程。巴西联邦政府、国防部、司法部出动大规模武装部队来确保里约奥运会期间的安全,他们的努力值得肯定。”宋扬说,“总体安全形势是好的,毕竟加强了军力警力保障,奥运气氛越来越浓,关键场所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过,里约市中心、贫民区部分区域仍有盲点,安保难以充分保障,宋扬希望大家出游时尽量不要去这些地方。
昨日有消息称,中国男篮和一批中国记者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遭遇了枪战。随后,经证实,发生枪战时中国男篮已抵达酒店。据当地媒体报道,枪战中,两名毒贩毙命,一名警察受伤。
服务
中国志愿者只有午餐免费
奥运会即将开幕,各地志愿者陆续到位。为保障奥运会正常运行,里约奥组委在全球共招募了超过5万名志愿者,其中20%是国际志愿者,他们来自英、美、俄、中等156个国家和地区。志愿者共有500多个工种,如翻译、接待、司机、助理、医疗等。
池也,来自中国温州,她7月23日便同几位中国志愿者一起来到里约,领取了志愿者服装之后,8月3日正式上岗。池也是浙江传媒学院学生,9月份就上大四了。她服务于乒乓球赛场。因为喜欢张继科,她就爱上了乒乓球这个项目,池也之前服务过苏州世乒赛和成都乒乓球公开赛,是志愿者中的老手了。
奥运会开始前,池也自费出去游览了一番。里约奥组委不给志愿者任何酬劳,只有中午饭是免费的,“来里约的机票、住宿等费用都是我们自己解决的。”
像池也这样喜爱体育,来到里约的中国志愿者有200多人,他们是从3204个报名者中选出的佼佼者。“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有的人已经工作了,也有刚满18岁的‘学生党’,还有许多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大家分布在不同的场馆、区域,提供不同的服务。虽然和其他的中国志愿者未曾谋面,但通过微信群交流,我能感受到这是一群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人。”池也说起这些小伙伴时,显得很兴奋,她说,中国志愿者中还有曾为索契冬奥会等大型赛事提供过志愿服务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志愿者们总会互相帮助,小到签证申请信息的填写,大到帮忙寻找在里约‘失联’的小伙伴,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明年,池也就将毕业。对于未来,她说还没有想好,“不过,肯定会从事体育或传媒相关的工作。”
新京报记者 田欣欣 里约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