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美国奥运冠军钱从何来

2016年08月1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关注“沸腾”看新京报评论

  经济与人

  一个国家在奥运会长盛不衰,一定有精英运动员的选拔和淘汰机制。美国式奥运的选拔机制,表面看运动员也是层层晋级,选拔淘汰,高手最终出征。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再次拉开大幕。有观众指出,美国代表团的夺金项目,大量集中在田径和游泳。虽说这两项都是金牌大仓库,可惜竞争激烈,突破太难,还有被削弱的危险。肯尼亚和牙买加,它们就在长短跑两端,不断削弱美国优势,分食传统上属于美国人的金牌。东亚澳洲的游泳项目最近几年强势崛起,也在不断分食金牌。所以,有论者认为,美国未来未必能保住“霸主”地位,我看未必。

  在笔者看来,美国队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是颇有可取之处,有着持久生命力。例如,美国学校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整套体育选拔系统。各年级、学校都有运动队和联赛,体育能力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加分项目,并且竞争激烈。名校会通过奖学金、降低分数线、优先录取等形式,层层选拔运动员。进入大学,校内有体育协会,校际还有体育联盟,运动员多已是顶尖选手,他们参加各类大赛,接受商业赞助,和职业运动员没有太大区别。黄金时期的菲尔普斯一年到头苦练,和中国运动员也没什么两样。

  在美国,奥运会是精英聚会,运动员想参加奥运会,一定是在全国范围内淘汰晋级,获得比赛资格。一个国家在奥运会长盛不衷,一定有精英运动员的选拔和淘汰机制。美国式奥运的选拔机制,表面看运动员也是层层晋级,选拔淘汰,高手最终出征。不过,事实上各个环节,有些人并未将奥运会作为终极目标。在年轻人那里,体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意味着形体改善、身体素质提高。

  大学生体育不仅符合美国生活传统,对个人而言,还在于展示形象,收获崇拜,提高社交优势。体育比赛是美国大学生发挥个人优势,获得认可的重要方式。美国的学校非常喜欢吸收运动员,因为对学校而言,优异的体育成绩,是学校教育和大学品牌的一部分。运动员从大学体育脱颖而出,进入商业世界,就能获得大量资助。

  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虽然打着国家代表团的名义,实际上运动员都是临时征召,自由报名。奥运会是属于运动员的个人舞台,成功了将使职业生涯更加顺利,失败了也不亏欠谁。当然,运动员在获得美国奥运队的资格后,运动员赛前培训和参赛期间的旅行、食宿和训练费用等是由奥委会承担的。但在进入奥运队前和奥运会结束之后,美国运动员的训练、教练费、参赛等费用都是自筹的,途径包括个人、家长的投入,或者寻求赞助,争取奖学金等。

  在美国,普通家庭培养一个运动员也殊为不易。好在美国商业发达,有一些社会团体、企业对运动员进行资助。像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华裔花滑运动员关颖珊,家境并不富裕,其父为了培养她,甚至决定卖掉他们的房子,但是仍然不够支付其溜冰专业的支出。所幸关颖珊得到了洛杉矶花样滑冰俱乐部在财务上的帮助,而且允许关颖珊可以在加利福尼亚州箭头湖(Arrowhead)的冰之城堡国际训练中心(Ice Castle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enter)进行练习。

  至于排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则先由美国奥委会选定国家奥运队的教练,然后由教练自筹“班子”,像郎平带领美国队参加北京奥运时的助理教练就是其老搭档李勇,此人随郎平转战海内外十多年,是郎平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自然也将其带进了教练组。确定班子之后,才会在全美大学生球队中选择球员,短训之后参赛。不过,不要以为美国队组队之后钱就要由美国政府来掏,掏钱给国家队买单的是美国奥委会。鉴于美国奥委会并不是一个政府机构,所以从联邦政府手里拿不到一分钱,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加上自身投资造血等。

  美国式奥运运动员的选拔本质还是体育产业中的一部分,成功者回报巨大,失败者也谈不上浪费。运动员凭借各自天分,满怀热忱,以奥运作为重要舞台,尽情表演。这也是美国奥运长盛不衰、英雄辈出的原因吧。

  □菁城子(罗辑思维主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