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新食品周刊·食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新食品周刊·食报
下一篇

国内乳业前20强瓜分“半壁江山”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业首晒成绩单;进口乳品冲击仍在加大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郭铁)8月16日,中国奶业协会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指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业生产能力及乳品质量等水平大幅提升,但大包粉、成品液态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品的年进口量也在快速增长。

  面对进口冲击,我国原奶价格自2015年开始走向低迷,一些上游乳企甚至出现“杀牛倒奶”。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进口大包粉的冲击只是造成上游乳企困难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整体消费不足。

  乳企前20强产销量超市场半数

  报告显示,在经过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沉重打击后,我国奶业历经8年取得了质、量同升的成绩。2015年,我国奶类产量387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总量的4.8%;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总额为3328.5亿元,利润总额为241.7亿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了132.6%和499.8%。

  在质量安全方面,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99.5%,其中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监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生鲜乳、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已高于我国及美国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菌落总数平均值分别低于欧盟及澳大利亚限值。

  以伊利、飞鹤、三元、君乐宝、现代牧业等为代表的中国乳企前20强表现也较为抢眼,其乳品产量、销售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和5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伊利成为全球乳业8强;君乐宝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A+认证;现代牧业、飞鹤乳业获得了世界食品品质品鉴大会金奖。

  进口乳品冲击继续加大

  在国内奶业整体向好的同时,我国大包粉、成品液态奶、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进口量却也在加大。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4类乳制品分别为大包粉、成品液态奶、乳清粉和婴幼儿配方乳粉,占比分别为30.6%、25.7%、24.4%和9.9%。

  面对冲击,我国原奶价格自2015年开始走向低迷。据监测,全国10个主产省区全年平均奶价为3.45元/kg,同比下降14.8%。由于进口大包粉价格仅为国内原奶价格的一半,促使不少下游乳企减少原奶收购量,转向更为廉价的大包粉。作为上游乳企的现代牧业在近两年的财务报告中曾多次提及进口大包粉及复原乳的冲击,进而导致今年上半年业绩亏损。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1-6月,进口大包粉等乳品的增长并没有放缓,而这也是造成上游乳企生存困境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却是国内消费不足”。2015年,我国人均乳品折合成鲜乳消费量为36kg,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