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嘀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奥运年”记忆比较深刻,这被称为“闪光灯记忆”。
昨天,里约奥运落下了帷幕,下一次相遇,将会是四年以后的东京奥运会。对现代许多喜欢体育的人来说,公元纪年未必是他们最习惯的记忆方式;相反,“奥运年”更易记忆和辨识。例如,有人会记得与朋友相识那一年,正值北京奥运;或者,他会记得看完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入的学,毕业后正好看亚特兰大奥运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仅体育迷,即使是普通民众,在奥运年也可能记住更多生活事件,这被称为“闪光灯记忆”。奥运会作为年度中最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公共事件,它具有超越国家、文化、政治和地缘的普世影响力。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奥运会作为记忆提取的重要线索,自然而然能令人记住更多生活事件,而不仅仅是奥运会本身。
不仅如此,奥运会作为一项具有丰富意蕴的全球化的国际公共事件,不同年龄、意识形态、文化下的观众,可能有着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但他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奥运会中汲取到他们想要的意蕴,佐证他们试图相信和传播的意义。
即使是对某一个观众,他在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观看经历中,也会随着奥运会所呈现的丰富多维的意蕴,获得不同的感受。
一个20岁的青年人,正好处于青春期结束的成年早期阶段,典型的身份是一名大二学生。他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以及社会化的经验,使他在观看奥运会时很容易被单纯的爱国主义情绪所感染和激发。奥运会对他来说,意味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洋溢的青春热情。
一个24岁的青年人,正好处于成年早期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典型的身份是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这几年使他很容易从校园的“象牙塔”经过“冰火两重天”的职场洗礼,从而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感喟和认识。因此,他观看奥运会会更加冷静和理性。此时令他们感动的,不仅仅是祖国运动员获得金牌,而是他们如何拼搏而获得这枚金牌,是运动员如何艰苦拼搏获得冠军的过程。奥运会对他来说,意味着激励和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一个28岁的青年人,职场已经充分适应,大部分已经或者准备步入婚姻,典型的身份是正在承受着婚姻压力。这时,他观看奥运会,也会为夺金高兴,但更可能关注的是运动员本身。他甚至会因此而喜欢一名没有获得金牌、但其生活成长能使自己感到共鸣的运动员。奥运会对他来说,意味着人生的选择和坚持的榜样。
一名32岁的青年人,有相当高的概率已经为人父母,典型的身份是一个刚做父母不久的职场骨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爱情、婚姻逐步稳定,工作也渐入佳境;既有着成熟的从容,也有着成长的辛酸,使他对人性的关注更甚于国别的标签。此时,奥运对他来说,早已超过国别、民族、种族,意味着体育和人性的美与价值。
不同年龄的人,对奥运的观感不同。现代体育也早已超越运动本身,承载了更多社会功能和人类的伟大理想。夺金自然令人激动,但回顾奥运历史,最打动人的却未必是金牌,而是与家人、朋友一起看奥运的过程,是个人心灵成长的经历。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