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重点包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23项内容;对去年大督查中受表扬市县“免督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近日全面启动,督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督查重点包括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四方面工作23项重点内容,旨在着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着力推动重大政策举措、重点投资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加快落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9月18日派出20个督查组赴各地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改革不深入、工作不协调、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个别干部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影响了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据介绍,第三次大督查将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聚焦当前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照有关重点工作部署和量化指标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抓紧干。
根据工作安排,此次大督查采用先自查后实地督查的方式。在各地区、各部门先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国务院将于9月18日派出20个督查组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实地督查。对去年大督查中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的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实行“免督查”。
激励支持力度向基层市县倾斜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已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组织开展两次年度大督查,有效推动重大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部署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提升了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据了解,为推动形成竞相作为、主动作为的工作势头,这次大督查将进一步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在督查激励方面,继续对真抓实干、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通报表扬,在资金、项目和土地等方面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并向基层市县倾斜。在督查问责方面,继续聚焦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同时,健全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焦点
前两次大督查都查出啥问题?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已经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展开了两次大督查。在前两次大督查中,督查范围比前一次广,督查时间也比第一次更长。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国务院都下发了整改通知,整改不力的将被约谈。此外,还有部分官员因懒政怠政不作为问题受到问责。综合新华社
1 督查对象
督查范围更广督查时间更长
2014年6月25日,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部署,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省(区、市)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督查。
这次督查主要包括19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涉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2014年重点工作和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
一年后,国务院再度亮出督查之“剑”。
2015年6月1日起,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为期15天的实地督查,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与2014年的首次全面督查相比,第二次全面督查范围更广、时间也更长。
而与前两次大督查相比,第三次大督查共派出20个督查组,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2 督查结果
查出建设用地闲置等多项问题
第一次大督查结束后,8个督查组反馈的督查报告显示,总的来看,地方和部门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取得积极进展,但督查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政策落实环节多、进度慢,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布置轻落实,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干部缺乏责任意识,遇到困难“躲着走”、不作为、不担当,懒政松懈,有的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
第二次大督查则发现,影响政策落地生根的“中梗阻”现象仍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对中央部署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不能制定接地气的实施细则,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的现象;一些部门缺乏深入一线的调研,对重大政策措施“最后一公里”的实际效果心中没数;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落实重大政策部署时,囿于局部利益,相互推诿扯皮。
比如在用地方面,督查发现,多个地方存在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的问题。有的地方2009年-2013年已供应的建设用地中,闲置土地总量占当期年平均供应量的28.6%,有的地方达30.5%。而在棚户区改造方面,督查发现,有的省份今年上半年棚户区改造开工率不足30%,与全国平均工作进度相比偏低。
3 督查组长
组长高“配置”部级官员带队
据介绍,督查组成员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抽调,国务院办公厅派工作人员参加。第一次大督查的8个督查组,每个督查组都由一个部级官员带队任组长,并根据每个督查组督查任务的不同,安排了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的司局级干部参加。
如第二督查组由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带队,督查对象包括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银监会。第七督查组则由水利部部长带队,督查对象是湖南、湖北、河南和陕西四省。
在第二次督查中,督查组组长的高规格“配置”得到延续。
11个督查组中,前5组重点“督部门”。组长分别由数名国务院副秘书长担任,重点督查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务院部门和单位。
后6组重点“督地方”,全部由部委“一把手”带队。组长分别是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
4 督查整改
涉懒政怠政数百官员被问责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会下发整改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纠正,严肃整改,限期处理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如第二次全面督查整改通知明确,各有关地区和部门整改方案要在2015年8月15日前报国务院,并按照明确的目标和时限,将整改任务完成情况于2015年12月31日前报国务院。
为了了解各地区各部门整改进展情况,督促保质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国务院还会派出回访督促调研组。如201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派出的4个回访督促调研组赴河北等8个省份和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委进行回访督促调研。
此外,对于督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也启动了问责程序。
去年8月,针对国务院第二次大督查、审计署跟踪审计和相关部门监督执法中发现涉及懒政怠政和不作为的问题,7个省的59名干部受到问责。同年9月,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