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大家小书

追寻失落的人文写作传统

2016年09月0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孙嘉潞

  这是叶嘉莹年轻时授课的场景,画面中那些切身沉浸在古诗词意蕴里的学子让人欣羡。所幸,有另一种方式让我们以读者的身份领受大家的知识、学问与修养:“大家小书”。它不只是一种出版模式,也是自民国以来传承人文精神的一种人文写作传统。

  自民国十年,商务印书馆先后编印了《百科小丛书》《国学小丛书》等各种小丛书,又在此基础上汇成《万有文库》。其中的“近世文化书系”虽在策划之初便以回避大家经典、挖掘大师被遮蔽的散失作品为策略,却因其朴素、实用成就了新式经典。“粗粗的书皮,淡淡的墨色,翻阅轻便,仿佛故旧重逢,剪烛闲谈”,董桥评价出版家王云五“体贴周到得可爱”。这种大家小书,既有大家说人话的人情味,又有深入浅出的余味。

  这样的书可以品多久?红学家周汝昌曾应其师顾随之托,为《苏辛词说》作序,四十年后方成;四十年来,周汝昌丝毫未改对其分量的评价。篇幅小,价值却经得起时间琢磨,方为小而可贵的“小书”。

  那何为“大家”?贯古今,通中西,由小见大切中深意,即便身处艰难时事中,也不失现实关怀与传承意识。在这番胆识与博识中养成的人,是为“大家”。有人曾总结过叶嘉莹与顾随的相似之处:爱小说、杂剧,亦通书法、禅理,是旧体诗人也精于英文,就连在课堂上也都不拘形式,爱“跑野马”。

  然而,能中西合璧的大家、小书,以及其背后富有情趣的人文写作传统,在百多年来的西学东渐中默然失落了。学术而非学问成为职业化、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生存之道,学者也正在丧失一种通观式的写作能力。那种交融着日常心念又兼具义理、辞章与关怀的人文写作传统,在当代渐成奢望,也引发人们的文化乡愁。

  好在那些足以支起数间人文课堂的“小书”,虽难以复制,却仍有余响。北京出版社历时十五年筹划的“大家小书”系列让我们得以重温“故旧重逢”的味道。感怀之余,这层文化底色的复现是否能唤醒失落的人文写作传统?这是当代学人应承载的沉思。

  新京报记者 孔雪

  详见B02-B03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