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专业上让学生“服气” 心理上与学生平等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姓名:张智钦

资料图片

  专业素养

  同理心

  分析学情

  自由释放

  ■ 个人资料

  姓名:张智钦

  从教年限:10年

  所在机构和职务:精华学校高中全日制语文教研组长、《精华周刊》、《精华半月刊》主编

  业余爱好:读书、旅行、唱歌

  投票数 7776

  “一个老师让学生认可,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老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无论学生是什么水平,无论是在什么年代,抑或课改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一点都不会变。”在精华学校高中全日制语文教研组长张智钦看来,在专业上让学生“服气”,是学生认可的老师一个硬杠杠。“另外一点,我觉得应该是对学生的‘同理心’。”

  成绩不好多为心理层面问题

  张智钦认为,一位老师要发挥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必须要与学生同理心,能从心里与学生拉近距离。而一位好老师,需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辩证地观察、判断生活以及社会。

  张智钦也会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大胆展示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表达他们的感受;同时也试着去了解父母、朋友,以及周遭的世界。

  “我希望学生能自由释放所想所思。”张智钦说,精华学校虽然接收的主要是高三和“高四”的学生,但他们所交流的并不只有考试。

  这十年来,张智钦越来越体会到,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遭遇到阻碍,不仅是知识层面的问题,而是存在于心理层面的问题。有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不喜欢这个学科;也有学生是因为某个模块或某个点跨越不过去,从而影响了学习其他模块的整体自信。这些隐藏在学习成绩背后的问题,往往要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才能了解。然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更多要依靠老师让学生打开心扉。

  有了同理心,学生的很多话自然就愿意对我们说。让学生了解我们,理解我们,信任我们,进而愿意亲近我们,才能够让他愿意努力学习这个科目。"

  魅力教师知道学生要什么

  有人说,在民办教育机构,教师是依靠个人魅力生存的职业。但张智钦认为,有魅力老师,不在于你有什么,而在于你能否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

  他认为,传统教学的弊端是,一直强调老师自己有什么就要给学生什么,而不是考虑学生需要什么给学生什么。

  “只有知道学生要什么、缺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再把学生需要的东西转化为课堂表现,这样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学生都会接受你。因为他知道你是为他着想的。”

  10年再出发

  好老师是被学生培养出来的,“教学相长”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