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中秋特刊之乐享健康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7:中秋特刊之乐享健康

月圆人团圆 肠胃别“慌乱”

节日聚会饮食容易没有规律,尽量荤素搭配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图/GettyImages

  中秋将至,相较于平时的忙碌,三天假期是难得的放松好时机。“吃”从来都是中国人过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专家建议,节日期间的饮食也应尽量遵循平时规律,不宜过于油腻,节后可以通过适当方法来促进消化。

  小长假,清淡少油更相宜

  假期模式下,没有了平时的工作压力,亲朋相聚时,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就容易吃多,也打破了固有的饮食规律。更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晚餐往往更容易比平时吃得多一些,与“晚吃少”的饮食原则相违背,不仅如此,油腻食物也成为节日餐桌上的常客。

  虽然三天时间不长,这几天下来的不良饮食习惯累积,同样会让人们感觉不适。举个例子,如果晚餐过饱,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胃液分泌紊乱,出现食欲下降等症状。

  过于油腻的饮食也不值得提倡。晚饭进食过多油腻饮食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同时,高脂肪餐还容易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有专家指出,吃得过饱,就寝时,食物有可能尚未充分消化和排空,平卧后容易导致胃酸和残余食物反流进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的损伤,也容易引起脾胃负担过重、食积,易患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

  节日后,你还有食欲吗?

  “节假日综合征”早已变得不再陌生,每逢节假日之后,它便成为高频词汇。

  其实,所谓“节假日综合征”,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疾病,有专家将其定义为节假日期间多发病的统称,具体表现包括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节日期间的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息息相关,诸多不适症状往往在节后集中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节日期间,除了前述饮食规律的变化,环境、生活起居等均与平时有所不同,假期人们普遍睡得较晚,甚至通宵,身体容易因未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一系列异常反应。不少人在假期结束上班后,就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症状,包括无精打采、食欲不振、倍感困乏等。节假日期间,还是应该尽量保持规律饮食及作息。

  ■ 节日支招儿

  饮食宜荤素搭配

  借假期之机与亲朋团聚本无可厚非,但平衡饮食也是应该把握的原则。一方面,晚上睡觉前2小时之内不适宜进餐,否则,人体不能对食物进行充分消化吸收,入睡后,胃部仍在消化,食物的不断刺激引起胆汁大量分泌,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或半仰卧位,便会发生胆汁引流不畅,在胆管内淤积,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长此以往,亦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另外,食物摄入的顺序也有“门道儿”。以火锅为例,亲朋聚会吃火锅较为常见,但火锅有“避脂顺序”——先吃蔬菜、豆类、最后摄入肉类。专家指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的摄入,吃火锅先放蔬菜,此时锅中的油较少,蔬菜吸入的油也较少,豆类不吸油,也可以先吃。如果先吃肉类再吃蔬菜,情况则相反,蔬菜会吸收肉类留在锅中的油,最后都会进入人体。另外,先摄入蔬菜和豆类,在胃部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增加饱腹感,肉类就会少吃,自然会减少脂肪的摄入。

  可适量摄入苹果、山楂等

  节后,为了预防“节假日综合征”的出现,一方面要注意及时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睡眠等,另外,对于“节假日综合征”常见的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以通过“食疗”来缓解。

  苹果是不错的促消化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刺激肠的蠕动,起到加速排便的效果。另外,山楂也有不错的促消化功效,其中含有的山楂酸等,可在进入人体后,促进肉食的消化,也有助于胆固醇转化。

  另外,中医认为,脾胃共同主持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两者运行平稳,人体能够顺利完成食物消化吸收中的重要环节。绿豆粥具有和脾胃的功效,对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及消化功能差等均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每天早晚将其作为正餐食用。还可以选用猪肝汤,同时加入适量芫荽,可以起到开胃醒脾、和中理气、促进食欲的功效。人参也具有补气益胃的功效,白术可健脾燥湿,也有助于消化。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