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谈
自9月9日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以来,“IPO扶贫”就成了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话题,就连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一些市场人士也对此议论纷纷。
“IPO扶贫”何以牵扯股市心跳,甚至成了中秋佳节期间市场人士谈论的焦点话题?究其原因,关键有这样几条。
首先,“IPO扶贫”涉及有违“三公”原则的问题。《意见》明确表示,要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的企业,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
而众所周知的是,目前A股市场新股发行上市难。IPO审核实行的是“排队制”。一家企业选择IPO上市,需要排队2-3年。但根据《意见》精神,来自贫困地区的IPO公司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这对于那些IPO排队公司显然不公平。虽然“IPO扶贫”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却有违《证券法》规定的“三公”原则。因此,“IPO扶贫”挑战法律的做法受到市场的质疑。
其次,“IPO扶贫”有可能危及目前排队的800多家IPO公司的利益。允许来自贫困地区的IPO公司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这就意味着来自贫困地区的IPO公司可以直接插队。对于目前正在排队的IPO公司来说,它们的发行上市时间有可能要被推迟。这明显危及这些IPO公司的利益。对于这些正在排队的IPO公司,目前2-3年的排队已经是一种煎熬,如果再将它们发行上市的时间往后推移,恐怕有不少企业会被淘汰。这些IPO公司同样等不起。因此,允许来自贫困地区的企业“插队”,排队的IPO公司当然会有意见。
其三,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担心“IPO扶贫”会给市场带来新股发行压力的增加。因为目前市场新股发行的压力已经很大了,8月份发行新股27家,在目前股指处于3000点附近的情况下,在投资者伤痕累累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超负荷了。A股市场一直萎靡不振,与此存在很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再推出“IPO扶贫”政策,投资者自然会担心新股发行压力的进一步增加。虽然说一个贫困县产生2-3家IPO公司的说法有些将“IPO扶贫”妖魔化,但2-3个贫困县产生1家IPO公司却是可能的,这样592个贫困县就有可能产生200家左右的IPO公司,这对股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其四是提出“IPO扶贫”的时机。基于中国股市服务实体经济、为融资服务的定位,管理层提出“IPO扶贫”的政策并不难理解。但目前提出“IPO扶贫”的时机并不合适。毕竟经过去年以来的暴跌,股市需要休养生息,广大中小投资者本身也是最应该接受扶贫的对象。但就在投资者本身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管理层还要让这些投资者“IPO扶贫”,市场对此产生非议在所难免。
□财经评论人 皮海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