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上一篇

校园贷:“八不得”还是“巴不得”?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一家之言

  “八不得”监管政策并不可怕,对于志在长远的合法校园贷企业来说,为了获得行业健康生态环境,“巴不得”监管政策来得早一点。

  最近,校园贷也就是大学生消费金融行业面临监管趋严,继教育部、银监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后,广州、深圳、重庆等地也相继出台地方治理整顿政策。

  其中广州与重庆两地的文件直击行业乱源,具体规定了不得违反的八项禁令,严格划清了正规经营与非法经营边界,被称为“八不得”。内容包括不得放松对借款学生的资质审核义务、不得以任何形式隐瞒贷款学生应知的费用和风险、不得向未成年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提供借贷撮合服务等八项不允许从事禁令。

  “八不得”等监管重拳一出,行业内顿时几家欢喜几家愁,挂校园贷“羊头”卖高利贷“狗肉”的不良商家一片哀嚎,而那些从事合法校园贷的正规企业则纷纷拍手称快。

  其实,无怪监管部门重拳出击,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非法校园贷的负面新闻屡夺头条,成为热点话题。

  今年以来,在校园贷领域多起负面新闻被媒体报道。新生不久的校园贷不断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部分违法商家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导致社会各方面对校园贷整体印象恶化,正规消费金融企业遭遇误解难以开展业务。为了惩恶扬善,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校园贷行业亟待政府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治理整顿,拨乱反正。

  其实,一旦清除行业中的违法高利贷糟粕,大学生消费金融必将迎来健康发展的春天,笼罩行业的负面舆情也将阴霾尽散,因为这一行业本身的产品逻辑并没有问题,需求真实存在,供给创新有效。

  中国有数千万大学生,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有些学生需要助学贷款以完成学业,有些学生需要学习用品贷款以购买电脑手机等基础学习工具,还有些学生因为家庭变故或个人意外而需要紧急资金周转。业内普遍估计,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可达数千亿人民币,无疑是正在下滑的中国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片蓝海,亟待创新创业力量努力开拓。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乏志在开拓校园贷市场蓝海的创新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花呗和京东金融的校园白条等合法校园贷产品,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的力量,发现校园个性化金融需求,创新大数据审贷,搭建智能金融平台,是消费金融中一抹带有创新性的亮色,符合国家鼓励消费金融和创新创业双重政策导向。

  归根结底,“八不得”监管政策并不可怕,对于志在长远、践行金融科技的合法校园贷企业来说,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健康生态环境,“巴不得”监管政策来得早一点,“巴不得”监管政策执行得坚决一点!

  □汤浔芳(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